各位代表:
我受医院党委和行政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4 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4 年,是医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三院梦”的奋斗目标,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实现“三连冠”,开展了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启用了肿瘤放疗中心,中南地区首台最新“速光刀”投入使用 ,首次获得“青年 973 ” 、“国家优青”项目,再添“千人计划” 1 人,医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一、医疗工作
医疗服务效率指标稳步增长。 2014 年,门急诊人次为 137 万,增长 10.89% ;出院人次增长 6.69% ,手术台次增长 3.2% ,床位周转 39.7 次,病床使用率 100.8% ;病人平均住院日 9.1 天,下降 0.5 天。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加强。进一步优化会诊和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流程,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强化手术安全、合理用药、感染控制、风险预警。推进疾病诊断编码工作,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医疗质量监控平台。实施 QCC 项目 63 个,促进 PDCA 管理工具的运用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顺利通过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院等级不定期重点评价、国家卫生计生委放射诊疗专项督导检查等,获得全省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
医疗技术品牌影响扩大。 成功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启用 肿瘤放 疗中心,中南地区首台国际最新放疗“速光刀”投入使用。发布了湖南省首部体检机构工作规范。日间手术中心正式运行,发布了中美日间手术专家共识。整合建立胃肠和甲状腺等 5 个学科协作诊疗小组( MDT )。成功抢救国内首例Ⅲ度烧伤 90% 早期合并腹膜间隙综合征患者。首次将生物安全医用供体猪和诱导移植受体免疫耐受免疫抑制方案应用临床异种胰岛移植,率先完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3 例。开展手臂输液港、股静脉输液港植入。全国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中子刀治疗黑色素瘤等 46 项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获得学校医疗技术成果奖 7 项。湖南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挂靠我院。
医疗服务深受好评。在省内率先实现医院之间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推进居民健康卡的使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和新媒体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开放免费 WIFI ,开通微信就医服务、集 25 项功能于一身的 ios 、 Android 版“湘雅三‘ e '院” APP , 患者就医更为方便、快捷。新设乳腺病 、风湿免疫、放射介入专病门诊和“湘雅名医”、名老专家特需门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护理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取得实效,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在全国 116 所医院中排名前列。积极配合政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推出医保智能审核监管系统,成为省内首批医保口腔疾病门诊治疗费用包干结算定点医院。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1 人获湖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称号。
社会责任充分彰显。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新模式,举办第三届、第四届“新湘雅”基层医院院长论坛,与广西崇左市、湖南石门县建立区域医疗战略联盟, 23 名医师长驻受援单位, 2 名医师援疆, 100 多名专家到基层医院进行会诊查房、手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举办健康讲座 100 余场,医院公益名片传颂三湘大地。与长沙市第一医院联合组建湖南省赴塞拉利昂医疗队第三队,参与“ 7.19 ”沪昆高速特大事故、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等医疗救治工作和 10 余次公益保健任务,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赞誉。 25 个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在院住院医师 582 人,联合培养助理 全科 医师 61 人,承担湖南省社区 全科 医师骨干培训 5 期,接收进修、学习学员 1000 余人。
二、教学工作
医学教育取得新成果。由医院组队代表中南大学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实现“三连冠”。 《妙手金刀——人体外伤的诊断治疗》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采用“送出去”等多途径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选拔并资助 12 名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交流学习,派出 3 名博士研究生出国学习,接收外国交流生 9 人。继续强化研究生导师培训,实行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和监督制度,启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考评体系。医院连续 6 年被评为中南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优秀单位,研究生社会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得到好评。获批各级教育教学项目 30 余项, 70 余位师生获得学校奖励和荣誉,发表教学论文 35 篇,获中南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3 篇、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 篇。
三、科研工作
科研创新能力增强。首次获得国家青年 973 项目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湖南省重大专项 1 项和湖南 省科普产品研发与科普创作示范团队 称号,获批湖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 1 个、中南大学研究中心 2 个。推进湘雅临床大数据项目建设,医疗大数据在高血压健康评估、健康状况趋势分析、移动医疗服务、深度科研数据检索等方面得到示范应用。国内首个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合同专家共识在我院达成,药物分析实验室在省内医疗机构中率先通过 ISO1 7025 资格认证。成立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进院科研经费 4672 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27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48 项,发表 SCI 论文 212 篇,获国家专利授权 46 项。
四、医院管理工作
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夯实民主监督管理,创新院务公开模式,第三方调查院务公开满意度较上年度提高 2.6% 。完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现临床医技科室、行政党群职能部门和党支部全面目标责任管理。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修订 20 余项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强化预算和绩效管理,完成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 首次开展重点岗位中层干部离任审计。涵盖医疗、教学、科研 和管理模块的远程医学中心投入运行,医院被评为湖南省首批“数字医院”试点示范单位。安保监控系统改造和内科楼电梯更换等项目完成, BOT 项目向前推进。加强能耗监管,单位业务量密度能耗下降 5.8% ,获得长沙市供水单位卫生监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完善外包服务和合同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办公用品、公务用车管理。设立警务室,配备警用巡逻车,强化安全应急管理。 1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丰收。引进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外科主任 Billiar 教授获批中组部短期项目。入选第三届“湘雅名医” 5 人、第二届“湘雅最美护士” 10 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1 人,再添升华学者 2 位。“湘雅名医传承计划”正式实施,推进“青年精英人才特聘计划”,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各 1 人,首次开展临床医师高级职称院聘工作。落实“ 125 ”人才考核。制定《新聘人员管理规定》,拓展新进人员培训内涵。选拔 10 名临床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和 36 名护理人员出国(境)进修,对等资助 7 人出国学习。
对外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与悉尼大学 Westmead 医院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以湘雅医学院百年庆典为契机, 举办东亚移植论坛、第三届湘雅里程碑医学国际论坛、第六 届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 30 余次,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地区的 50 多名专家来院参访及交流,医院 20 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在美国东北部大学医学教育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从美国 IOWA 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聘 任客座 教授 8 人,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18 项、省级项目 6 项。
五、党的建设与群团工作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召开医院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纪委,明确了医院未来四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完善职能部门架构,完成中层管理干部和党支部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及专项整改工作取得新成效, 24 项整改任务如期完成,受到中南大学督导组专家好评。作为校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联系点,得到湖南省高校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考评组高度评价。不懈打造医院学习日平台,集中学习讨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视察湘雅医学院讲话精神。荣获全国核心价值观与医院文化建设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平安医院优秀研究课题 1 项。 10 个党支部在“ 54321 凝聚工程”检查中连续四年获得优秀, 3 个创新案例被评为中南大学基层党支部活动优秀案例。落实“九不准”,明确医院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反面典型案例教育,举办集体廉政谈话,开展廉洁文化进病房、进课堂活动。荣获 2014 年度全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湖南省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等称号,被评为 2012-2014 年度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并代表全省公立医院作经验发言。
宣传文化、群团工作成果斐然。组织策划了 20 次大中型新闻宣传活动,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 2000 余篇,在学校新闻网上稿数居二级单位第二,一条新闻入选 2014 年度湖南十大科技新闻,一条新闻在《中大信息》单篇刊发。新媒体发展成为品牌传播、理论教育和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医院微信平台阅读量突破 100 万人次,单条信息最高阅读量、转发量超过 10 万人次。院工会创新发展经验材料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获交流推广, 4 人入选“银盆岭之星”,获得省教育工会“模范职工小家” 2 个。院团委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南大学“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举办第四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特邀党建组织员”发挥积极作用。 3 篇调研报告获得学校第三轮“党委出题、党外调研”奖项,并作典型发言。
六、民生工程
全院职工进一步共享到医院发展成果。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提高了公积金、基础劳务费发放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临聘人员待遇。对职工食堂、家属区管网、家属区停车和物业、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改造,进一步拓展了职工生活服务中心服务内容,营造优雅的工作生活环境。举办家风家训展、芭蕾舞班、男子拔河和女子跳绳比赛等业余文化活动。
一年来,“医院发展、人民满意、职工幸福”的“三院梦”成为三院人竞相追逐的奋斗目标,已内化为医院“二次创业”的文化自信和动力源泉,医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南大学的正确领导,来源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凝聚了建院以来所有三院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医院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分级诊疗、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区域协作医疗成为必然趋势,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势不可挡,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也有更高的要求,对医院而言机遇与 挑战并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技术特色不够鲜明,学科优势不够突出,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内部管理和运行效率还有 较大的 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大胆改革,逐步突破改革瓶颈、逐一解决发展难题。
第二部分 2015 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 2015 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布局“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各项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落实刘延东副总理来校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医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到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科学规划,找准出路,以人才为核心,以技术为突破,以质量为根本,推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效率提升与品牌打造,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2015 年医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法治院,深化改革,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努力开创医院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继续打造技术特色品牌。大力探索和应用临床医疗新技术,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促进学科集群化、专科精细化,进一步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MDT )和个体化诊疗,建设好机器人手术平台、介入诊疗平台、创伤急救平台,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协同能力,实现学科内生性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增值,形成学科特色。利用湖南省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挂靠我院的优势,畅通急危重症“绿色通道”,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职能,投身公立医院改革,拓展医联体合作内涵,不断探索对口支援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手段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建设数字化服务中心和“智慧云医院”,打造“湘雅三‘ e '院” APP 和微信就医平台、日间手术平台、远程医学平台和双向转诊平台,实现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移动支付、就诊信息和检查结果推送,提升和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建立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开展病人从就诊到出院的全程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缩减排队、入出转院、各项检查、候手术时间,实现平均住院日小于 9 天。发挥“湘雅名医”和“湘雅最美护士”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让患者感受到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催生优质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完善临床、临床支持系统第三方评价机制,健全投诉和纠纷处理多方联动机制。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准入制度,建设以疾病诊断相关组( DRGS )为管理工具的病种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建立数字化病历管理集成平台和多维度的质量安全管理评价平台,进一步推进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加强感染控制、风险预警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对急诊、 ICU 、手术室等重要部门和环节管理。 巩 固品管圈管理成果,完善医院评审长效机制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体系。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应用,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完善“ 5+3 ”培养模式,探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建立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一体化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和全科 医师培训体系,完成住培病例库和题库设计,实 施住培 医师导师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建成 一个集医学生教学实践、 远程教学、 住院(全科)医师培养、执业医师考核为一体的 多功能教学平台。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推进教学改革,完善临床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积极组建器官系统教学团队,造就教学名师。选拔优秀八年制医学生出国培养。力争获得学校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 1 至 2 个。做好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验收准备。
三、增强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
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平台作用,提升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水平,增强引进学习后再创新能力,建设 1 至 2 个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群和创新团队,积极申报“创新驱动计划”项目。加快推进湘雅临床大数据项目建设,引导和培育以解决复杂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提升医疗大数据服务社会的能力。贯彻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改革要求,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大力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标志性成果奖励力度,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加强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设,力争在国家级青年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力争学科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前列。
四、突出人才工程建设,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实施“新湘雅人才工程”。加强领军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 强客座 教授管理和服务,充实高水平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引进学科带头人,解决弱势学科发展瓶颈。加大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育力度,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和快车道。继续做好“ 125 人才工程”、“青年精英特聘计划”和“湘雅名医传承计划”。制订临床科室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对医疗新技术开发与运用的引导,完善人才量化评价体系,继续开展高级职称院聘。拓展医院职工进修学习渠道,继续选拔业务和管理骨干、护士长赴美国及境内外知名医院学习,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
五、完善医院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前移行政和后勤服务重心,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落实“三下二转一提升”(即下巡下修下送,转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提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临床的能力。进一步强化预算和绩效管理,落实以目标责任管理和全员量化考核为重点的多元考评模式 。 建立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撑体系,完成办公系统升级改造。建设后勤物资质量跟踪和耗材合理使用评价体系,加强设备购置论证工作,实施大型设备运行成本效益评估,完善外包服务合同监管,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立项的建筑能耗监管系统建设,进一步降耗、增效。推进 BOT 项目建设,实现科教大楼主体工程竣工。完成医疗区总体规划调整和门急诊楼改扩建项目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六、加强党建、群团和文化工作,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贯彻落实医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继续抓好医院三大学习平台的建设,建立每月一次的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完善党内考核、激励和关怀机制,做到“七必谈”、“三必访”,落实党代表任期责任制,探索机关党员干部综合考评试点。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继续开展第三季党团支部创新活力大赛活动。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工作要着重强调和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工作要求,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加大对违反“九不准”和其它违纪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举办第三届廉政文化节。制定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拓展医疗区电视宣传内涵,制作新的医院形象宣传片和画册。以职工幸福感动态监测为基础,实施职工幸福感提升和心理援助计划,争创“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召开第三次团代会,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关爱档案”,让老同志“享受六有、乐于奉献”。进一步加强关工委、统一战线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让每个三院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三院人幸福感更高。
人心齐,泰山移!各位代表、同志们,纵观世界,医学发展如火如荼;放眼国内,医改势头高歌猛进;审视自身,改革发展刻不容缓。把握新常态,立足新起点,时代洪流和湘雅振兴赋予我们开创新局面的光荣责任和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在中南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鼓足干劲、开拓进取,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共同创造湘雅三医院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三院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