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办的“新湘雅神经病学论坛”之周围神经病专场在线上召开。会议邀请全国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的多位周围神经病学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及病例分享,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如旭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蒲传强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肖波老师做主席致辞。两位主席在致辞中都表示了对此次会议的高度认可,对促进国内周围神经病的精准诊疗、跟进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提升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诊疗质量提出了殷切期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在强教授针对“周围神经病的病理诊断”展开了专题报告,以轴索病变、髓鞘病变、细胞器病/物质沉积病等病理为主线,梳理了各种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特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军红教授做了 “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四川省人民医院谈颂教授就“CIDP的病理生理及诊疗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重点分析了CIDP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赵国华教授通过分享一个感觉神经病家系对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诊断要点进行了总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玉英教授分享一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的TYMP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耗竭综合征之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病例,该疾病可累及周围神经、脑白质、骨骼肌、内分泌及胃肠道等多个系统,极易误诊,另外,在该病例中曾检测到患者携带线粒体基因MTHFR基因突变,提示线粒体DNA突变或缺失并不一定就是直接致病基因,可能是核DNA突变的继发性改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蒋海山教授分享了一例Caspr1阳性郎飞结病病例,并总结了不同抗体的郎飞结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治疗反应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林洁教授分享了一例以“四肢麻木疼痛、多发肿块”为特点的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MMPN)的病例,提示M蛋白检测在周围神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述了MMPN的诊断流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俊岭教授分享了一例MME突变所致的遗传性远端运动神经病(dHMN)的病例,并提出:MME基因突变可导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43(SCA43)、腓骨肌萎缩症2型(CMT2)、AR-CMT2T、dHMN,且腓骨肌萎缩症、dHMN和连枷腿综合征(FLS)临床症状类似,需仔细鉴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如旭教授分享了一例SPTLC1突变所致的青年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病(JALS),她的团队发现,SPTLC1基因突变不仅可导致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A型(HSAN1A),也可引起JALS,它们的共同机制为鞘脂代谢异常,鞘脂谱改变具有结构域特异性,蝉花可能是SPTLC1-JALS及HSAN1A靶向治疗的最佳、天然药物。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抓住周围神经病复杂表现中的核心症状、重视可治性病因、促进临床转化将是今后工作最重要的关注点。
周围神经病是一类发病原因复杂,各级医院在诊断上都存在较大的挑战。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感觉障碍等功能残障症状,一旦患病,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治疗困难和经济负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神经肌肉疾病团队致力于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疾病的规范诊断、治疗与基础研究,已经建立神经肌肉疾病MDT的一站式门诊服务,为患者提供规范、便捷和高质量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
此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办的“新湘雅神经病学论坛”之周围神经病专场通过专题报告、病例分享的方式,在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共设3个线下分会场,2400多人次的线上参与学习和交流,提高了大家对周围神经的认识及精准诊疗水平。参与论坛的专家都期待,在今后的工作和交流中继续深化对本领域发病机制的认识和诊疗新技术的临床转化。
[上一篇] 心胸外科举办湖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
[下一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多人当选为中华...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4494 总访问人数:40106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