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医院八年制学生在微生物领域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教务部 作者:李新萌 时间:2023-05-30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李新萌和石萧在消化内科王芬教授的指导下,在微生物领域Top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JCR分区Q1)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tool Sample Preservation Methods on Gut Microbiota Biodiversity: New Original Data an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粪便样本保存方法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新的原始数据和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为该项研究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2016级八年制学生李新萌、2013级八年制学生石萧和硕士研究生姚瑶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芬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肠道菌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肠道菌群常用的方式是对粪便样本进行菌群测序,但是如何更好地保存粪便标本从而减少菌群变化、增加研究结果可靠性尚存争议。因此,探讨不同保存方式对粪便样本的影响有助于为肠道菌群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室理论参考。

该研究将粪便保存方式分为5种:-80℃冰箱组、-80℃冰箱+无水乙醇组、液氮组、液氮+无水乙醇组(该四组均添加10%甘油作为低温保护剂),以及室温+无水乙醇组。以粪便收集后立即测序组样本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样本第3、6、9、12月的测序结果发现: -80℃冰箱组、-80℃冰箱+无水乙醇组、液氮组、液氮+无水乙醇组的粪便菌群稳定性皆较好,此四种方式均可稳定保存粪便样本长达12个月;另外,无水乙醇对于稳定保存粪便样本无显著帮助。在系统综述部分,该文章全面地总结了短期/长期保存粪便样本的各种方法及效果。该研究为未来粪便样本的有关研究提供了保存细节方面的实验室理论参考。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健委科研计划项目等课题的资助及湖南省炎癌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近年来,王芬教授团队在肠道菌群及生物样本保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别在国际知名期刊EbioMedicine(《The Lancet》和CNS 期刊《Cell》联合支持的开源期刊)、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幽门螺杆菌领域权威期刊Helicobacter等杂志发表了关于临床血液样本的标准化保存、粪菌移植治疗抑郁症以及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等相关文章,为从微生态的角度阐明疾病病因及探寻潜在的新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八年制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行,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职业精神等。中南大学为八年制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师资、丰富的实验平台以及留学机会,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医学专业人才。


附:文章在线网址: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spectrum.04297-22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1574 总访问人数:399898051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