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核医学科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客座教授、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医学影像与影像治疗中心李翔教授到院访问交流。会议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赵敏副教授主持,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主任刘新春、人力资源部主任雷俊、泌尿外科王龙教授,心内科李静乐副教授、湘雅药学院曾文彬教授,湘雅医院放射科易小平副教授和周晖副教授及医院各科师生参加此次交流会议。
赵敏副教授致欢迎词,介绍了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李翔教授此次讲座内容涉及“多种核素标记的新型分子探针PSMA、FAPI在肿瘤及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会议吸引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多个学科的同仁参加。李教授在会上指出,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是一种革命性的肿瘤诊疗方法,通过将诊断和治疗性放射性核素连接至靶向肿瘤的配体,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无缝切换,相较于传统放化疗具有特异性高、毒性低的特点,依据肿瘤特异化的靶点表达,可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李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围绕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为靶点的新型示踪剂以及放射性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李教授希望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在未来与湘雅三医院的合作中能进一步发挥放射性药物的潜力,并推进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让未来的癌症管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和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最终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会后,参会专家就新型分子探针的临床应用、科研合作等方向作了进一步讨论,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及更好的方法。本次学术交流开拓了参会者的视野,提升了核医学科的诊疗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在此次交流学习中得到了“超预期”的收获。
之后,李翔教授还参加了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会上李教授详细听取了研究生所做报告内容,肯定其研究方向,并指出报告中的不足之处,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对此次研究内容做了更深层次的梳理,并指明了多个方向供下一步的研究所用。
李翔教授介绍:
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医学影像与影像治疗中心教授,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特聘荣誉教授。主持及参与欧盟,德国及奥地利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SCI论文73篇,担任《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等多个国际权威期刊编委。近10年来致力于多模态医学影像,尤其是核素分子影像与分子诊断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大力推进核医学诊疗一体化,以及心血管与恶性肿瘤的精准医疗,搭建了临床和临床前医工交叉团队、放射性药物和生物信息学团队,尤其是多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影像特征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近3年来,作为学科带头人参与 “整体医学” 学科团队建设,利用跨组学分析,开展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与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分子图谱研究。
[上一篇] 湖南省创面治疗师培训班学员来院学习...
[下一篇] 湘雅三医院与德国学术代表团举行交流研讨会...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5554 总访问人数:39922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