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2017湘雅机器人手术国际会议”在湘雅三医院举行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党委宣传办 作者:梁国清 摄影/谢卓 时间:2017-04-21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4月20—21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中南大学手术机器人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17年湘雅机器人手术国际会议”在湘雅三医院外科楼二楼举行。中南大学副校长陈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白毅莅临会议指导,院领导陈方平、吴希林、朱晒红、黄飞舟等出席,党委书记罗爱静主持开幕式。


陈方平院长介绍,湘雅三医院自2015年10月15日开展湖南省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截至2017年4月15日,共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833例,数量居国内前列。其中妇科702例,位居同期全国第一。2017年3月,湘雅三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总量位居全国第五。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广泛运用于妇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等临床科室,医院有13位专家获得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资质。同时,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晒红教授联合天津大学及其他科研单位研究开发的国产“妙手”手术机器人,在湘雅三医院成功开展了8例临床手术,第4代“妙手”国产手术机器人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机器人手术代表着外科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最高水平。祝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机器人手术领域取得引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我相信湘雅三医院引进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必将造福湖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更多百姓。充分肯定了湘雅三医院在机器人临床运用方面取得的成绩。

中南大学副校长陈翔表示:“湘雅三医院是湘雅系中最具创新潜力的医院,建院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特别近几年来,医院坚持走“差异发展,特色赶超”之路,在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运用及国产“妙手”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3D打印技术的临床运用,临床大数据的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打造了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涌现出了像薛敏、朱晒红、王维、欧阳文等一批知名专家,锻造了医院核心竞争力。”


会议期间,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仪式。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头颈外科主任Uttam K.Sinha、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泌尿肿瘤外科主任Clayton Lau、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胃肠微创外科主任Yanghee Woo、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机器人与微创外科培训中心主任Koon Ho Rha四位专家受聘为湘雅三医院客座教授。

与会专家们围绕“机器人在普外科的应用”、“机器人手术在头颈外科中的应用”、“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机器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机器人妇科手术”、“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进展”等20余个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展示机器人手术最新成果,共同探讨机器人未来。大会内涵丰富,形式活泼。除了常规的学术讲座,还设计了湘雅专题论坛、小组讨论和手术现场直播。

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提高机器人手术疗效、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多角度对话和探索,为广大同行带来一场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发展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Uttam K. Sinha教授、Clayton Lau教授、Yanghee Woo教授、Koon Ho Rha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谢会文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教授兼妇产学科主任赖鸿政 ,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米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彭承宏、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李建民、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陈必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相关科室主任,共30余位知名专家参加论坛。


附件:湘雅三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典型病例。


病例1:低位直肠直肠癌术,为患者保住了肛门。

病人黄某某,男,77岁,是一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的老兵。入院后,经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癌,由于肿瘤位置低,下缘距肛门4cm,常规“腔镜”手术保留肛门难度大,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保肛。经过术前专家会诊,朱晒红教授决定实施“达芬奇”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进行5个小时,既完全切除肿瘤,又保住了肛门,康复出院。

病例2:“达芬奇”为她保留生育功能。

患者刘某,32岁,因发现宫颈病变1月入院。TCT结果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PV16型阳性,宫颈活检示CINIII级累腺。LEEP术后病检结果为宫颈癌Ia2期。按照常规医疗处理原则,必须实施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该患者自2003年早孕人流术后至今一直没有实现当妈妈的愿望!期间因合并有宫腔粘连行手术治疗,试管婴儿的一切准备也已经安排就绪。妇产科主任薛敏教授决定为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插管下施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次广泛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非常顺利,为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

病例3:外阴癌根治术。

患者刘娭毑,64岁,因“发现外阴肿块1年,疼痛伴出血20天”入院。入院诊断:1.外阴癌(高分化鳞癌):2.高血压病。外阴癌是女性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阴癌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外阴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由于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时皮下组织切除范围大,出血较多,且手术部位易感染,严重影响腹股沟区皮肤的血供,因此很容易发生腹股沟区切口愈合不良,组织坏死,需清创换药,往往需1月甚或数月之久才能愈合,有时甚至需皮瓣移植才能痊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外阴癌的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薛敏教授在全麻插管下行达芬奇辅助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外阴广泛切除术。

病例4:膀胱癌全切术

患者舒先生,男,1965年生。十年前因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行经尿道膀胱癌全切术,术后因工作繁疏于复查。再次肉眼血尿到当地就诊时,膀胱肿瘤已占据膀胱大半。何乐业教授操作达芬奇辅助系统精确地完成了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解剖层次清晰,盆腔淋巴清扫彻底,并保留了闭孔神经和相关的性神经。戴英波副教授凭借在肠代膀胱方面的丰富经验,顺利完成了回肠代膀胱回肠造口尿流改道术。

病例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患者周嗲,男,83岁,永州人,2016年12月中旬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乳头出血",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心肺功能和营养状态较差,家属入院前求助于省内外多家大型医院,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不建议手术",因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大、创伤也大,加之患者基础条件较差,术后恢复希望较小。然,患者家属手术愿望强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我院。余枭教授、汪长发和孙吉春主治医师团队接诊病人后,详细了解了病人病情,在和家属积极沟通,组织相关专科专家进行术前会诊讨论后,制定了机器人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案,手术进行顺利,全程仅用不到4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在床上进行一些活动,康复速度和效果远远胜出预期,病人和家属笑着对手术团队竖起了"大拇哥"。目前患者及家属与我们常联系,术后至今一切恢复很好!

病例6:纵隔肿瘤切除术

2017年2月24日,由心胸外科主任金龙玉教授微创手术团队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术。该患者肿瘤位于膈肌角处,在胸腔最低位、最狭窄的位置,微创操作该位置肿瘤达芬奇机器人比胸腔镜更具优势,术中仅仅少量失血,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也相对较轻,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也明显缩短。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6665 总访问人数:399751820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