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湖南省内率先成功应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技术完成新生儿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儿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该患儿系36周早产儿,出生体重2.8kg,生后1天因先天胃壁肌层缺如发生急性胃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急诊转入湘雅三医院NICU。入院时患儿生命垂危,经普外科、麻醉科、NICU等多学科合作,急诊行胃壁修补术治疗,但术后患儿仍极其危重,尤其持续少尿,肾功能恶化,具有透析治疗的指征。因患儿才行腹部手术,属于腹膜透析禁忌症,再加上处于术后早期,如使用在CRRT常用的肝素体内抗凝,将有出血的高风险。经多次科内会诊后,最后决定选择对凝血功能无影响的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在湖南省内还未发现该种方法应用于新生儿CRRT的案例,在麻醉科协助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置管后,NICU和PICU医护人员密切协作,经过48小时CRRT,肾功能逐渐恢复,为进一步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并创造了条件。
CRRT作为重要的急救技术,已经在成人和大龄儿童广泛开展,不但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而且可应用于严重水潴留、严重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毒物中毒等的抢救。但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由于血容量少、置管困难,新生儿专门CRRT滤器动力有限等原因,CRRT在新生儿中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本例患者通过多学科协作,不但成功完成新生儿CRRT,而且成功地在新生儿完成了在国内仅有少数PICU开展的枸橼酸钠体外抗凝,避免了术后出血风险。这提高了危急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为此类危重新生儿的抢救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一篇] 肝胆胰外科完成腹腔镜下巨大肝脏肿块切除术...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0307 总访问人数:40057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