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儿科与血液科借助医院淋系MDT平台,共同成功诊治2例高危白血病患儿。1月6日上午,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14岁男孩辰辰(化名)经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仓,11岁男孩平平(化名)顺利完成了CART细胞治疗。在儿科、血液科协作完成首例儿童移植及首例儿童CART细胞治疗取得圆满成功之际,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副院长欧阳文、血液病知名专家陈方平教授、护理部主任严谨及片区护士长们,与儿科、血液科医护团队一起,共同见证了2名儿童重获新生的时刻。同时,家长们为儿科、血液科医护团队送上了锦旗。
医护人员在示教室进行了简短的湘雅三医院儿科-血液科协作工作汇报。
陈方平教授表示,多学科、多中心、甚至多国家协作对医学技术的进步、学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治疗均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特别是CART细胞治疗作为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为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重燃了生的希望。他期待三院儿科与血液科继续开展广泛合作,挑战新难度,造福更多儿童血液病家庭。
儿科主任杨明华详细介绍了辰辰的诊治过程。辰辰在湘雅三医院儿科被确诊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完成了6次化疗,随后转血液科移植。进行移植前,儿科、血液科、神经内科、影像科专家进行了淋系MDT会诊,就移植时机、移植风险、用药剂量与生长发育、多处关节积液、鼻窦炎、双耳乳突炎、头部磁共振影像学改变在移植期间是否诱发癫痫等多个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并最终为其制定了周密的移植计划,经过儿科与血液科全力合作,辰辰目前顺利完成移植并转至普通病房。他表示,近年来,儿科与血液科在儿童血液病诊治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已见成效,这2例病例的成功诊治,预示着湘雅三医院儿童血液病诊治优质平台已成功搭建。他希望,将来两个科室在低龄儿童的疾病诊治中进行更多探索,开创具有新湘雅特色的血液科与儿科合作品牌,造福三湘儿童。
血液科主任李昕介绍了平平的CART细胞治疗过程。平平患有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已复发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伴心动过速、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不适,全身状态极差,经儿科血液科专家会诊,决定放手一搏——行CART细胞治疗。虽然治疗前对严重并发症做了全面预案,CART细胞输注后,患儿仍经历了骨髓严重抑制、40多度高烧、心率每分钟170多次、持续昏睡等危急时刻,在血液科与儿科医护团队密切配合下,2周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并惊喜的发现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均得到了完全缓解。随后,她表示2020年因疫情影响移植仓关仓3个月,血液科仍完成了9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32例CART细胞治疗,与2019年全年的工作量持平的同时,保证了满意疗效。血液科能如此高效开展工作,与医院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院际间多中心的广泛交流、院内多学科MDT协作及科室内部医、护、技、患默契配合均密不可分。作为省内最大规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仓中心,他们未来将与儿科携手并进,在儿童血液病诊治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协作。
欧阳文副院长对儿科与血液科团队“1+1>2”的工作模式表示赞赏,并对医院在白血病儿童中成功应用移植及CART细胞治疗这两项核心技术表示祝贺。
何庆南书记对医护团队“厚德精医、止于至善”的新湘雅精神高度赞誉。他表示,医院党委行政将继续大力支持各学科发展平台建设、新技术开展及人才培养,各部门协助临床一线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进一步提升湘雅三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履行医院部署三甲医院及“新湘雅”的社会职责,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上一篇] 急诊科成功抢救一名门诊晕厥患者
[下一篇] 普外胃肠疝专科成功为22岁青年实行单孔疝修...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8230 总访问人数:3991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