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在邓幼文主任的带领下,联合帅词俊教授医工结合研究团队,臧晓方主任医师、周嘉辉副主任医师医疗小组成功开展了一例高难度上颈椎手术。通过这台手术,为病人进行了前路病灶清除、脱位复位、前后路内固定并植骨。该手术获得了圆满成功,为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患者已于2月19日顺利出院。
患者高某,23 岁,本是一位帅气小伙,一年前因骨结核造成多处骨质破坏,辗转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就诊,疗效不佳且病情逐渐加重。来院就诊时严重消瘦,不能行走,已出现心率快,呼吸急促,四肢不全瘫痪,大、小便困难症状。患者颈部呈右偏屈曲强迫体位,头部被动活动受限,左侧上肢肌力1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病理征阳性。影像学显示脊柱、胸骨、肋骨多处病损,尤其是颈2椎体的90%破坏,寰枢关节脱位,导致严重的脊髓受压。
“这是一例罕见的严重颈2椎病损脱位的病例,鉴于病灶部位的特殊性,如何治疗一直是国内外棘手的问题且术后效果不理想。”臧晓方教授介绍。接诊后,他和脊柱外科团队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严格抗痨、调理心肺功能、营养支持和持续颅环弓牵引等。邓幼文主任多次组织科内会诊,查找国内外文献,慎密分析病情,并联合帅词俊教授医工结合团队提出的脊柱稳定性重建的建议。最后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团队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完善的治疗方案,即在全麻下颅骨持续牵引复位,一期行颈椎前路的病灶清除、取髂骨块替代缺损的颈2椎体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后路枕颈固定加髂骨植骨融合术。
手术过程中,医院MDT团队在耳鼻喉科李和清教授协助下,仰卧位颌下入路显露颈1-3椎体前方,发现颈2椎体大部分骨质已缺损,清除病灶内脓液和干酪样组织,并取自体髂骨植骨填补到颈2 椎体,同时前路钢板的固定,重建颈椎前、中柱的稳定性;前路手术完成后,更换俯卧位,行颈椎后路的枕颈固定、植骨融合稳定脊柱后柱。
术后1周,患者呼吸、心率恢复正常,四肢肌力达到4级,拔出导尿管后,小便功能正常,复查颈椎CT和MRI,显示颈椎脱位已基本复位,颈椎脊髓受压已得到解除。术后2周,四肢肌力已接近5级,能搀扶下地活动。围手术期经过杨驰护士长的优质护理团队精心呵护,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渐趋正常,病人及家属对治疗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据文献报道,绝大部分上颈椎结核发现尚早,由于没有合并严重的骨质破坏和脱位,通常只行前路经口咽的病灶清结合后路的融合手术。本例患者颈2椎体已严重破坏,导致环枢关节脱位,此类病例报道罕见。治疗需通过上颈部手术复位并重建颈2椎体,恢复其前、中柱的稳定。取自体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植入骨缺损区,并用前路钢板固定。此手术区域位于咽后,显露困难,其间还分布众多血管、神经,给手术操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医院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脊柱外科依托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联合脊柱肿瘤临床MDT团队、临床与科研的医工结合团队,瞄准国内外的高精尖技术,敢于向脊柱外科临床复杂、高危、高难度手术勇敢挺进,并向医工结合、产学研转化奋力进军。该手术的圆满成功,显示了以邓幼文、帅词俊、臧晓方为核心的湖南省脊柱外科科技创新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展示出新湘雅脊柱外科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和雄心。
[上一篇] 胃肠外科I科成功开展“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
[下一篇] 生死时速、生命接力,11岁暴发性心肌炎患儿...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5520 总访问人数:40047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