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脊柱外科采用寰枢椎侧块间Cage技术巧解“七寸之危”

党总支:第五党总支 科室:脊柱外科 作者:脊柱外科 时间:2022-02-26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月23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邓幼文带领颅椎专业组运用新技术成功救治一名颅底凹陷症并寰枢椎脱位(A型颅底凹陷症)患者。

患者“谷哥”(化名)来自张家界,3年来不明原因地出现四肢麻木乏力,胸部有束带压迫感,行走不稳,近半年来症状明显加重,大小便也出现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求医心切的”谷哥”慕名找到湘雅三医院颅椎外科专病门诊,颅椎组组长李劲松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诊断为:A型颅底凹陷症,即颅底凹陷症并寰枢椎脱位。这种疾病危害性极大,相当于蛇的“七寸”被掐住了,李劲松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遂组织全科专家进行病例讨论,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通过寰枢椎侧块间隙松解,植入人工peek材质Cage(融合器),恢复颅颈交界区正常序列,从而解除齿状突对延髓的压迫。寰枢椎侧块间隙松解技术风险极高:手术操作区内侧为高位颈脊髓,外侧为椎动脉,安全区域不足1公分,同时表面覆盖着丰富的静脉丛,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脊柱外科颅椎组此前积累了大量的手术经验,寰枢椎侧块间隙松解技术已经熟练掌握。本例特别之处在于,松解手术完成后,在寰枢椎侧块间隙植入高度8mm的融合器,借此将齿状突从颅内“拔出”,达到寰枢椎复位减压的目的。

手术当天,邓幼文主任医师、詹瑞森主任医师、李劲松副主任医师、王卫国副主任医师组成手术医师团队,邓幼文教授指导李劲松、王卫国医师为“谷哥”实施了“颈后路寰枢椎侧块间松解复位+自体髂骨融合器植入+枕颈内固定术”,出血不到100ml,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手术。

术后,“谷哥”之前的四肢无力、胸部束带感明显减轻,他紧紧握住邓幼文主任的双手:“感谢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感谢邓主任,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住院期间,“谷哥”不仅被脊柱外科医生团队的医术所折服,也被护理团队的优质服务所感动。近来,脊柱外科不断迎来高难度病例,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由护士长杨驰带领的护理团队勇于承担挑战,不断改进打磨操作流程,锤炼出了过硬的专业素质,铸就了一支有技术、有创新、有温度的护理“钢铁娘子军”。

颅底凹陷症属于颅颈交界区常见畸形,表现为枢椎齿状突尖端突入颅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先天性病理状态。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脱位,临床分型为A型。脱位后齿状突向后上进入枕大孔内,压迫延髓、脊髓或脑神经,造成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病人死亡,需要手术治疗。邓幼文主任指出:“颅底凹陷症并寰枢椎脱位(A型颅底凹陷症),经后路侧块间松解并植入人工Cage(融合器),这项手术在省内首开先河,标志着科室颅椎团队在上颈椎领域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处理颅颈椎交界区疾患,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自成立以来,在医院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学科带头人邓幼文教授带领全体医生,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专注脊柱外科“高、难、新”领域,充分激发青年骨干医生的创新打拼热情,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脊柱外科先后成立脊柱肿瘤专科团队、脊柱矫形专科团队、数字化脊柱微创团队和颅椎专病团队,数次开展“省内首次”高难度手术。创立了“价值引领、文化凝聚、情怀驱动”的科训,秉承“一片丹心跟党走,满腔热血济苍生”的精神,发扬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传统,继往开来,敢于创新,致力打造新湘雅脊柱“铁军”,树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专科品牌。

二审: 宋楚乔     三审:蒋凯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89735 总访问人数:402392619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