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神经外科首次使用Seeg下Mapping技术治愈一例复杂的功能区癫痫患者

党总支:第五党总支 科室:神经外科 作者:庄恺 时间:2022-12-12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12月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首次使用皮层电刺激(Mapping)技术,成功为一名复杂的功能区癫痫患者进行癫痫病变切除手术,标志着湘雅三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癫痫诊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患者李女士反复发作癫痫数年,发作时口角抽搐,头部不自主摇动,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期更是发作愈发频繁,导致患者入睡困难,情绪极度低落,甚至认为自己已病入膏肓。四处求治无果的情况下,李女士慕名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癫痫中心求助。

入院后,癫痫中心专家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评估,认为患者为癫痫局灶性发作持续状态。磁共振癫痫序列提示颅内存在两个可能跟此次癫痫相关的致痫病变----海绵状血管瘤。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知非、杨靓教授团队术前讨论后,认为位于大脑中央叶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责任病变的可能性大,手术切除可能是唯一治愈该疾病的办法。王知非教授介绍:位于中央叶的病变,过去认为是手术的相对禁忌,但现代功能神经外科使用颅内电极(seeg)技术,不仅能精准的找到癫痫病灶,同时能通过相应的mapping技术来区分癫痫病灶与功能区的关系,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11月25日,团队在机器人立体定向导航下,按计划将10根颅内电极植入到相关病变区和功能区。术后CT复查验证电极位置精准,平均误差0.2mm以内,无出血。

李女士回到病房后,团队将电极接上了视频脑电图仪,在视频脑电图监测过程中捕捉颅内异常脑电信号,并进行Mapping定位脑功能区,为确定癫痫异常放电的具体位置及其比邻区域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经过5天的连续监测,团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正如之前所料,癫痫起源位于中央叶(对侧运动感觉中枢),前后均存在语言功能。但通过巧妙的手术设计,可以通过狭窄的间隙将病变完全切除,同时避开功能区。于是12月1日,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为该患者实行了“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后患者感觉、运动、语言功能均无任何影响,抽搐也嘎然而止。

杨靓教授介绍:Mapping指的是运用电生理技术,通过接收脑电信号以及皮层刺激等方式,就像画地图一样将个体的癫痫区和功能区划分出来。此类手术从评估,到术中操作,再到监测定位,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缺一不可。此次该项技术的应用,为医院在癫痫疾病的诊疗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为广大癫痫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审: 宋楚乔     三审:彭景舆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9909 总访问人数:39949778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