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最美医瞬间】重症医学科医学生勇于担当 奋战一线

党总支:第七党总支 科室:急危重症监护中心ICU 作者:颜姗珊 时间:2023-01-11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刻,一方面新管病毒感染重症高峰来临,一方面医务人员非战斗性减员,一增一减之间,导致临床医疗资源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张。为打赢这场战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专硕与指导老师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清晨,住培医生王会、粟诗悦、蒋孟青早早来到ICU病房给患者们做床旁超声,评估患者容量情况;张青和研究生普诗倩在做床旁体格检查,听诊患者心肺情况;吴镝在检查患者瞳孔和神志情况。大家都争取在教授和主治医生查房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等待查房时汇报患者当日的病情和体查情况。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三年的吴镝说道:“作为我国重症医学专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第一批住培学员,在新冠疫情开始那年进入医院开始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三年来,抗击新冠病毒已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是一场持续攻坚战,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们一直战斗在前线。在保证医院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科室老师们多次组成医疗队伍到各地支援,逆行武汉,征战上海,出征海南、新疆、湖南张家界、湖南常德等多个地方。科室老师们认真负责、不言辛苦的行医态度,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精神,我们深受感动。他们是我们学习和行医路上的“启明星”,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是我们以后想‘成为的人’。”

2021级重症医学研究生普诗倩说:“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初期,受到奔波在抗疫前线的前辈们以及跟自己同龄的90后和00后事迹的鼓舞,在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坚定的选择了重症医学这个专业。2020年我还是一名本科生,3年后,当疫情再次席卷,我是一名医学生,更是一名拥有医师资格证的医生。经过3年的学习与临床实践,虽然在理论和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认真完成自己岗位上的事情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坚守。看着自己的导师何智辉教授即使身体抱恙依然坚守在岗位,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哪里有重症病人,哪里就有重症医生的身影。一边是不断病倒又带伤上阵的医务人员,一边是不停增长继续救治的患者,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留在医院,坚守岗位,即使这对于上了研究生以来再未回家的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希望能与科室的老师站在一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坚守重症人永不退缩的初心。”

在外科室轮训的重症医学科一年级住培戴泽旺和陶汝佳也同样选择了留在医院与老师们一起奋战。虽然在不同科室,但有着共同的目标。陶汝佳是一名怀孕八个月的孕妇,目前正在心内科轮科。她说:“在结束12年的医学生涯后,第一次直面临床,良师益友是我的榜样。看着举着吊瓶仍然工作的医护们,想到顶着精神和身体双重负荷压力仍然坚持轮守病房工作的师长们,不禁心疼又十分仰慕。体温控制后,我就立马回到科室上班,重回科室上班的第一天,被上级老师劝返回家休息,心头涌起被庇护的感动。经过一番思考,在胎心胎动正常的情况下,我非常坚定的想要成为师长们同一战壕的战友,想要在紧要关头发挥自我价值,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病房医务人员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她挺着孕肚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地坚守在防疫一线。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首批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于2020年7月获批,为重症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为重症医学储备后备力量的同时,也为医院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重症医学知识的重症医学人才。 重症医学科帮助参加培训的医生们积累重症患者治疗的经验知识,增长实践智慧,磨炼职业修养,帮助于他们日后成长为具备济世情怀与良医操守、宽厚人文科学基础、系统临床知识技能的重症专科医师。

二审: 宋楚乔     三审:彭景舆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243 总访问人数:400530004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