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PICU成功开展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模式)救治急性肝损伤患儿。患儿病情平稳于3月30日顺利出院。
3月18日22:18,小丁(化名)因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伴纳差、乏力、脐周持续疼痛一周收入儿科PICU。入院后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直接胆红素达136.8 umol/L,凝血功能障碍,肝纤维化指标升高。入院诊断为急性肝损伤,胆汁淤积症。PICU主任陈淳媛教授团队根据患儿病情给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护肝、利胆、血浆置换等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找病因、MDT会诊,考虑患儿胆红素持续升高、肝损伤可能与胆汁淤积有关,遂快速清除胆红素,避免肝损伤进一步加重和肝纤维化形成,儿科PICU医护团队大胆采用“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取得良好疗效。此治疗方法原理是利用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选择两种治疗模式联合序贯治疗,在有效吸附胆红素的同时,减少了单纯血浆置换所需要大量血浆,也极大地避免了过敏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依从性。
儿童急性肝损伤预后较差,特别是胆红素淤积导致的肝损伤,如不及时降低胆红素,易发展为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后期需要肝移植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PICU医护团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首次开展人工肝新技术,达到了精准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
[上一篇] 门诊综合治疗室紧急救治突发昏迷患者...
[下一篇] 风湿免疫专科团队成功救治一例产褥期灾难性...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0362 总访问人数:39975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