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脊柱外科成功开展首例UBE下椎间盘纤维环缝合手术

党总支:第五党总支 科室:脊柱外科 作者:刘仁峰 苗惊雷 时间:2024-03-15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3月13日,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数字化脊柱微创团队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成功为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完成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手术。据悉,这是湘雅三医院首例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手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脊柱外科数字化脊柱微创团队成功攻克一项新技术,在解决患者病痛方面又增添一把新利器。

患者罗某(男,45岁),4个月前出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予以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月症状加重,伴行走困难,为求治疗到湘雅三医院就诊。中南大学脊柱微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湘雅三医院脊柱微创组组长苗惊雷接诊了患者,经CT检查发现患者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脱出并向近端游离,压迫右侧S1神经根,保守治疗无效,建议患者行微创手术。但是患者对术后复发表示担心。脊柱外科邓幼文主任在术前讨论时指出腰椎间盘术后复发除了与椎间盘自身退变和异常应力载荷相关外,椎间盘纤维环破口的存在也是重要因素。如果能闭合破口,其复发率将大幅下降。脊柱微创团队遂决定为患者实施“UBE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手术”。经过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他们对手术方案也表示非常赞同。3月13日,在邓幼文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苗惊雷副教授、彭毅主治医生为患者开展了湘雅三医院首例UBE下椎间盘切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约20ml,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目前恢复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使这类疾病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良好,住院天数和恢复期也大大缩短。但复发的情况仍时有发生,UBE下椎间盘缝合技术在摘除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后,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封闭纤维环破口,以促进破损的纤维环修复,对降低术后复发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苗惊雷副教授率领新湘雅脊柱外科微创团队成功开展该术式,标志着新湘雅脊柱外科微创团队在“腰椎保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除了外科技术上的突破,新湘雅脊柱外科团队在治疗椎间盘突出及退变的基础科研方面也有收获。椎间盘缝合技术虽然能减少髓核再突出,保留椎间盘高度,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等,但是修补后的纤维环仅仅只是机械的闭合,没有恢复其生理结构,无法满足纤维环修复的需求,应更多关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生物活性分子治疗等新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修补了纤维环,还部分模拟了纤维环的结构,补充了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恢复纤维环的完整性的同时,延缓了椎间盘的退变。为此,新湘雅脊柱外科团队创新性地将锰离子、单宁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用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发现该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焦亡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功效,后续团队将进一步地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求在治疗的同时延缓其退变,为再生医学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未来,新湘雅脊柱外科将继续秉持“厚德精医,止于至善”的理念,不断学习、探索、追求医疗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以临床指引科研,用科研服务临床,致力打造新湘雅脊柱“铁军”,树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专科品牌。

一审:邓幼文    二审: 杨俊卿     三审:彭景舆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3558 总访问人数:403424052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