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海扶中心与肝胆胰外科II科、麻醉科成功合作,在优化静脉全麻地“保驾护航”下应用海扶(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成功治疗一巨大胰腺癌患者。医院麻醉科运用以长效+新型短效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静脉全麻方案实施精准麻醉成功完成这例高龄巨大胰腺癌患者的海扶治疗,标志着医院妇科海扶治疗中心与肝胆胰外科II科、麻醉科等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再创新绩。
张良彬医生、李巧燕医生正在为患者实施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患者为74岁男性,2023年8月慕名而来,首次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近期,患者出现左上腹腹痛,CT和B超显示胰尾脾门局部肿瘤增大至80x46x53mm,肝转移灶也增大增多,且伴有门静脉、脾静脉癌栓,再次到医院肝胆胰外科II科住院治疗。肝胆胰外科II科余枭教授团队,妇科薛敏教授、徐大宝教授海扶团队,麻醉科廖琴教授团队等多部门多学科多次沟通交流,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安全有效、无创、痛苦小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和精准麻醉方案,即优化调整后的静脉全麻下肿瘤局部无创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减轻肿瘤负荷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日后再结合适合患者的全身治疗方式。
9月12日,患者在医院妇科海扶中心接受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无创消融治疗。麻醉科张良彬医生对这位年事已高、机体耐受性相对差的患者,使用长效+新型短效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静脉全麻方案,妇科海扶中心李巧燕副主任医生利用高精度的定位系统,精确地将高强度超声波能量聚焦于患者肿瘤组织上实时实现精准消融。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长达3小时的海扶治疗,并快速复苏,术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术后消融效果满意,治疗区腹壁皮肤完好,患者意识清晰,安全返回病房。
海扶技术是目前前沿的无创治疗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不开刀、不流血、无瘢痕、无辐射、毒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以“隔山打瘤”的方式效仿手术刀从体外对体内良恶性实体瘤直接消融。海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麻醉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难题。清醒镇静作用太弱镇痛不足;全麻插管面临麻醉操作场地要求高、麻醉设备复杂、术后复苏医务人员紧张等软硬件多方面掣肘;非插管静脉全麻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软硬件要求相对不高,患者复苏快,但因患者敏感性的差异存在麻醉效果深浅不一等并发症。对麻醉医生的经验储备和实操能力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临床上这一难题也制约了海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下沉。此例病例的成功为需要海扶治疗的无手术时机的中晚期原发复发和或转移性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提供了希望。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展海扶技术12年,是湖南省开展该技术最早的单位。截至2024年8月,医院已成功完成9184例良恶性疾病的海扶治疗(其中恶性肿瘤244例)。海扶技术在保全器官、保护女性生育力方面意义重大,不但可直接消融肿瘤原发或继发病灶减负局部肿瘤负荷减轻局部压迫减少患者疼痛,同时还可促进肿瘤抗原暴露、激活自身肿瘤免疫、增敏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的作用,协同放疗、介入等局部治疗,起到1+1>2的作用。鉴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治疗原则,多学科合作MDT治疗乃目前临床之所需,海扶技术将大有作为。妇科在薛敏教授和徐大宝教授的带领下,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微无创为品牌,以机器人手术、聚焦超声技术(海扶技术)和宫腔镜手术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及专科特色,尤其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技术为依托在无手术时机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合作MDT治疗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PICU成功救治一名两岁溺水儿童...
[下一篇] 妇科驻江华帮扶医生为当地一名患者成功解决...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7839 总访问人数:39683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