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病毒带着强大的摧毁力卷土袭来。面对这支看不见摸不着却破坏力极强的敌军,千千万万白衣战士“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冲锋陷阵。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团队是一支身经百战的特种部队。自疫情发生以来,全体重症人戮力同心,勇当使命, 亮剑战场,展示了顽强拼搏,敢打敢战的斗争精神。
“主战场,远征军勇打歼灭战”
2月8日,11名重症医学精英加入医院组建的“援助武汉大军”挺进武汉主战场。在疫情最中心,我们要打的是一场病毒歼灭战。为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新冠,“我军”133人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西重症病房。在集体作战中,重症医学科的每一名战士各尽洪荒之力,与战友通力协作,展现了重症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此行的11名战友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是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肖雪飞副教授。在出征武汉之前,她曾在湖南郴州与新冠病毒交锋数日。此前的实战经验让她在新冠患者病情判断及救治施诊方面更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患者什么时候该上高流量给氧,什么时候该给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什么时候该进行液体复苏,她都胸有成竹,精准施策。她每天坐上第一趟班车横穿武汉街头,第一个披上战袍,直奔隔离病房。她透过眼镜护目镜面屏多重折射的视线定睛查看每一个患者。她用口罩和防护服都掩盖不住的嗓音询问每一个患者的情况,侧耳倾听每一个患者的声音。一轮查房下来往往不下三个小时,忙的时候总忘记了下班忘记了吃饭,而患者的病情,用药,营养,睡眠,情绪她却一一记在心里。患者李阿姨说:“肖教授是我见过的记性最好的医生,我和她讲过的每个事情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用心作战,战果频传,她带领的医疗组又传来重症患者康复出院的捷报。 战场干将杨兵厂早在医学生时代就志愿参加抗击非典,和SARS病毒过了招,十七年后作为重症医学的教授再与新冠病毒狭路相逢,他表现出来的是智慧勇气和担当。一次从外院转来一名78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心率快到140多次每分钟,情绪焦躁,呼吸急促,脸色紫绀,情况十分危急。杨兵厂副教授迅速查看生命体征、分析血气结果,一面下达医嘱调整循环状态一面当机立断决定进行气管插管。说时迟那时快,在杨兵厂、黄伟、尹欣林三位医生共同协作下,仅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气管插管并顺利实施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病情迅速转危为安。危急时刻,杨教授总能处变不惊,化险为夷,尽显大将风范。 武汉之战已经持续了20多天,我们一直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进退。“远征军”的目标是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病毒歼灭战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局部战场,特派员指挥阻击战”
湖北疫情爆发后,作为邻近兄弟省份的湖南也深受重创,省内各地相继“狼烟四起”。自1月17日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明施主任,彭玥教授,靳欣博士作为省级特派专家下沉到多个地市指导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三位“特派员”不辞劳苦,多地辗转,游击作战,为决胜我省新冠肺炎战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冠肺炎“游击战”,每一场都是硬核之战。1月下旬开始,常德地区相继出现6例危重症患者,其中4例实施了气管插管。在此危急关头,杨明施主任领军作战,彭玥副教授、靳欣博士与来自湘雅医院的呼吸治疗师方毅敏医师一起驻扎当地精准施治。在治疗过程中,他们不断改进管理流程、探索、优化治疗方案,形成了以俯卧位为核心的集束化重症管理治疗方案。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病情也峰回路转,至截稿之日,六名危重症患者已全部康复出院。 就在此时,株洲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却出现了多名危重症病例,其中一例还实施了ECMO治疗。受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指派杨明施教授团队再次启程,前往株洲新冠肺炎定点隔离救治医院进行救治指导。株洲的确诊病例整体年龄偏大,部分患者身缠多病,多数病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救治难度极大。靳欣医生每天不分昼夜穿梭在病房,应用重症理念和ECMO、机械通气、高流量氧疗、呼吸康复技术等先进技术及理念为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当初的誓言。
“根据地,集团军稳打阵地战”
随着一批又一批重症骨干南征北战,科室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守护家园的同胞们肩上。疫情之下,重症人不仅要完成新冠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还要为其它危重患者守住最后的生命防线。为了守护好我们的根据地,护士长何志萍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工作中。她严格按照防控要求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多措并举推动防控工作。她事无巨细把控各个环节,科室管理大到防护用物的配置,小到保洁工人84浓度的检测她都要一一把关。为了打赢这场阵地战,同事们也拿出了克服万难的勇气和决心。外科楼实行封楼管理后,患者家属不能上楼,家属送来的用物食物也不能送到病区门口,同事们主动当起了“快递员”,每天分次跑下楼去一袋一袋将患者的用物运送回科室消毒处理后才转交给患者。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ICU病房一直是满负荷运转,但留守医师却不到原人数的一半。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欧好、邢伟、王仟陆作为科室的中坚力量,带领组织科室医生共同战斗;赵尚平、邓龙天作为应急小组成员随时准备应对ECMO的出诊。总住院余灿每天揣着生命热线马不停蹄奔波在各个急会诊现场,他经常争分夺秒连续作战通夜未眠,看着他通红的双眼,同事们问他扛得住不,他说:“没问题,责任的熔炉让我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 他们并没有出现在聚光灯下,但也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肩硬生生的扛起了整个ICU病房,扛起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就是重症人的抗疫战争,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每一个人都在为胜利坚守,每一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上一篇] 【战疫日记】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下一篇] 【长沙战疫】传承——记中南大学湘雅三院抗...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8509 总访问人数:4022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