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武汉战疫】新湘雅精神在同济

党总支:第八党总支 科室:麻醉科 作者:全承炫 时间:2020-03-05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展现新湘雅人的责任与担当,是湘雅三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30位医生共同的心愿。医生队伍由急危重症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中青年专家组成,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其中高级职称14人,很多人参加过援塞、抗击非典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经验丰富。自2月8日驰援武汉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西病房以来,医疗队全体医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尽心尽力救治每位患者,共收治了68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目前已出院29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初到武汉,一切都比较陌生,党员同志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2月9日收治首批48例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时,由于大家对工作流程不熟悉,面对的更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危险性很大,因而感觉无从下手。此时,王知非、刘作良、刘纯等共产党员以身作则,挺身而出,带领10余名队员完成了病人的全部收治工作,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随着临时第一党支部的成立,所有医生都有了主心骨,有事找党支部,成了大家的共识。“全国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刘纯,“精忠报国”韩朝飞,“气管插管我上”尹欣林,“两进两出隔离病房”刘晶晶、全承炫等等,无不体现了共产党员先锋队的作用。

临时第一党支部


延续湘雅医疗传统

30医生队伍中,队员有彼此熟悉的,也有互相不认识的,专业覆盖范围也较广,工作环境也是陌生的,如何顺利开展工作,成了专家组组长刘纯需要思考的问题。延续湘雅传统,成了解决之道。首先将队伍分成三组,每组均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专家带队,其他队员均匀合理搭配,床位落实到组。随着工作的有序开展,渐渐落实了三级查房制度,医护大交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质量控制与院感控制等,湘雅传统在同济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医疗工作也得以高质高效开展。

刘纯带领医护大交班


广泛交流与远程会诊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医疗队,包括协和、北医、湘雅等,其中不乏院士和业界大牛。与兄弟医疗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提高湘雅三医院医疗队的医疗质量大有裨益。刘纯、肖雪飞、刘作良等专家经常参与各医疗队之间的疑难病例讨论,与院士等顶级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了很多经验。为进一步加强湘雅三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诊疗力量,医院成立了援助武汉医疗队远程指导专家组,专家组的职责是及时为医疗队提供远程会诊与医疗救治指导,并于3月3日举行了第一次远程大会诊。远程会诊持续两个半小时,讨论热烈,会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解决了医疗队目前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对医疗队更好地开展救治工作提供了支持。

远程医疗会诊


医护齐心,共克时艰

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部分患者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因而严密仔细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护理团队在护理部副主任钟竹青的带领下,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树立起护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优良的护理传统,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关爱患者,鼓励患者,安慰患者,给患者捐衣物,带来驻地的可口饭菜……很多患者因此热泪盈眶,增加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团队还积极协助患者康复锻炼,鼓励他们多下床活动,带领他们做肺功能锻炼等。医护密切协作,终将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全国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钟竹青


大力宣传湘雅精神

仍然记得从长沙出征时,各级领导的关心与鼓励,他们叮嘱大家发扬新湘雅的优良传统。医疗队也不负众望,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如“我没有男朋友,我上!”,“夫妻抗疫齐上阵”,“我是共产党员”等,一封封家书从后方传到前线,给了前线队员莫大的动力,前线队员的优秀事迹也不断发表于各大平台,极大鼓舞了队员的士气。目前,在医疗队宣传委员全承炫的组织下,医疗队员们共发表战役日记200余篇,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数十家媒体多次从中取材予以报道。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30位医生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团结一致,共抗疫情。这是一支团结的队伍,一支拼搏的队伍,一支向上的队伍,一支奉献的队伍。

我们全体医务人员向武汉人民保证:疫情不退,我们不归。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15843 总访问人数:40244483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