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战疫家书】给前线丈夫的一封信

党总支:第八党总支 科室:麻醉科 作者:王懿姿 时间:2020-03-06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亲爱的全先生:

自你元宵节随医院医疗队援助武汉以来,我们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尽管这段时间我独自在家带儿子,同时还要给学生们上网课,可我并不觉得日子难熬。跟你比起来,我付出的这些不算什么。

十几年没写过信,今天在提笔的瞬间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光缓慢、情义绵长的信纸时代。我是典型的文科生,而你则是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所谓的“理工男”。跟你在一起这么久,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向你倾诉时,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这点小事算什么!”以前总觉得你不解风情,了解你之后才渐渐明白: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每天在手术室历经无数的生死救援,你需要极其理性的态度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哪怕面临患者的离开,内心承受再大的痛苦也不会表露出来,因为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你们。在你眼里,我面对的那些困难的确微不足道。这次新冠肺炎来袭,你在去武汉之前就已经主动申请了去本院感染科支援。一开始我确实非常担忧,内心甚至有些埋怨。可是你的几句话让我很快就理解了。你说对你而言这都是本职工作,是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去了感染科后,你怕回家会把医院的病毒带到家里,为了避免跟我们接触,你每次都一个人在阳台上搬张小凳子匆忙地吃个饭就回医院去了。

没想到疫情发展太快,武汉情况危急,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接二连三组成医疗队援助武汉。其实我心里早猜到你会报名请战,我太了解你了。果然,元宵节前一天,你突然回到家找出行李箱,随口说了句“明天要去武汉了。”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听到你亲口证实这件事,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差点没控制住眼泪。因为我心想你要去战斗了,我怎么能拖你后腿,硬生生把眼泪憋了回去。然后便强装平静帮你收拾行李。半夜你拖着行李箱去医院做准备,走的时候就像是平常去上班一样,我也没多说什么,只要你保护好自己。那一刻,其实我的心里已经慌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害怕极了,因为对这次的病毒充满了未知和恐惧。

第二天,也就是元宵节当天,当我看到视频里你和医疗队所有成员整装待发站在医院大楼前。你们高举着院旗、党旗,拉起横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鄂医疗队”,你们齐声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就算带着口罩,也挡不住你们坚定的无所畏惧的眼神!那眼神也让我一下子浑身充满了力量。如此优秀的专业医疗队,为了挽救同胞的生命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热血出征,怎能不让人动容,让人震撼!那一刻,我的恐惧也彻底消失了,内心无比骄傲,为你骄傲!

这近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不仅没有难倒你,还让你“出了名”。家人们都开玩笑说你成了“网红”。为了给大家鼓舞士气,传递正能量。你不仅是一名医生,你还成了医疗队的宣传委员、战地记者。不仅帮医护人员和患者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还策划了好几位队员和患者的生日惊喜。每天下班回到酒店的日常锻炼视频居然被媒体争相报道,儿子在电视上看到爸爸的时候开心得手舞足蹈。除此之外,你的每一篇战役日记都让我看得热泪盈眶,我不知道需要怎样的大爱才会在那么紧张那么辛苦的工作后还能继续坚持记录。你自己可能也想象不到本以为这是一段艰苦的斗争,却因为你的满满正能量和积极自信的应对变成如此有意义的一段人生经历,为你骄傲!

这段日子有非常多的部门和个人给了我们这个小家庭很多温暖。湖南省妇联,医药公司不断给我运送各类生活物资,还有小区的工作人员也帮助了我很多。由于小区封闭,我的父母更是因为担心我们的吃饭问题,会把饭菜做好直接送过来,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儿子也越来越懂事,我在给学生上网课的时候他会乖乖地坐在一边看书,有时候四节课连堂,他也不会因为我没有陪他而吵闹。他知道妈妈在工作,他也知道爸爸在跟病毒斗争,在挽救生命,他也为爸爸感到骄傲!说了这么多,还是那几句话,做好防护,注意休息,不用担心家里。因为你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到更多地人。

没有国泰民安,哪有家庭幸福。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繁花与共。

你的妻子:王懿姿
3月6日于长沙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5814 总访问人数:402204722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