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湖南省援外培训基地内,中国(湖南)援非医疗队队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援非前培训。
本次培训班的成员包括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和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其中援塞医疗队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牵头组建。为组建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队伍,医院抽调了普外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妇产科、感染科、骨科、检验、护理等多个专科的骨干力量,与省内兄弟单位多个专科的高年资医生共同组队,由医院普外科冯超副教授担任医疗队队长,拟于今年代表中国出征塞拉利昂共和国支援该国医疗建设。时值国外新冠疫情肆虐,为更好帮助塞拉利昂人民抗疫,医院还选派援鄂归来、具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医务人员参加医疗队。培训前,医院为医疗队专门组织了座谈会,对援非医疗任务做了统一部署。医院副院长朱晒红、人力资源部主任雷俊等和队员们亲切交谈,对队员们的工作表示鼓励和支持。援塞医疗队队员们也深知各自肩负的特殊使命,集结号一响,便全身心投入至紧张的培训中。
培训以全脱产、全封闭式集中军事拓展训练开始,所有队员不分性别、不论年龄资历,一视同仁、均严格要求遵纪守规。结束每天的高强度军事训练后,队员们都感觉到深感疲惫,但没有一人因此抱怨,因为大家都明白:将来面对的困难可能比眼前更甚百倍,如现在不能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后就无法克服异国他乡接踵而至的挑战与考验。在如期完成军事训练目标和以优秀成绩通过各项挑战后,医疗队队员们均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形成了团结协作的默契与凝聚力。在最后的“毕业墙”挑战项目上,医院感染科肖伟主治医师、ICU王仟陆主治医师等队员身先士卒、甘当人梯,最终顺利完成挑战。妇科孙信副教授激动地说:“太不可思议了!本来以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没想到靠团队精神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了。”
军事训练结束后便是为期3个月的课堂教学。医疗队员们已远离学生生活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有些已经是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老师,如今却都齐刷刷静坐于教室中勤学苦练。队员们有凌晨5时早起晨读者;有午夜时分提交口语作业者;还有熬夜准备课件及在梦中背单词者……大家都在心中彼此较着劲,在学习上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竟不知不觉掀起了一场学习的军备竞赛。心内科曾丽雄主治医师、急诊科向林军护士等队员在每日单词打卡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骨科沈民仁副教授说到课堂学习,不禁感叹:“虽然年纪大了,还是得努力学、拼命学。因为我们代表的是国家队,不能给中国丢脸!”
“我们是国家队”,是队员们时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这也是医疗队队员们能够同心同德、荣辱与共、艰苦拼搏、不懈进取的源动力。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彭振国副主任视察援外医疗队后,对医疗队队伍组建和培训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语这支“金字招牌”队伍提高认识、严守纪律,做好各项准备、积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为中非友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援塞医疗队队长冯超副教授表示:“受援国条件艰苦、又值新冠疫情当前,援非医疗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但有国家、有省卫健委、有医院给我们做强大的后盾,医疗队也上下一心、积极备战,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打好这场仗!因为我们是国家队!”
相关背景:
塞拉利昂共和国地处西非大西洋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家经济落后、医疗环境恶劣,境内常年疟疾、伤寒、肺结核等传染病流行。我国数十年来坚持中非友好、一直致力于援助塞拉利昂的建设和发展,医疗湘军出塞征战已历四十七载。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十余年来已先后派遣十余名医务人员援助非洲人民医疗建设,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首次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牵头组建。
[上一篇] 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为对口支援医院开展 “医...
[下一篇]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湘雅三医院妇科党员...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1910 总访问人数:39987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