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疫情在国内多地再次掀起波澜,防控形势严峻多变。湘雅三医院检验科主任聂新民召集科室核心管理团队紧急处置,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全员上岗,统筹调配各专业组实验室一到两名人员支援核酸检测室,并协调检验系朱燕、魏丹、顾孔珍,传染科实验室郭祥四名有PCR上岗证的老师,紧急支援检验科工作,科内重新梳理、改进并优化核酸检测及院感防控流程。
应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发热门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6小时内报告结果,争取缩短至4小时报告;普通门急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秉承“快一秒,老百姓就早放心一秒”的原则,检验科为发热门诊开通绿色快速核酸检测通道,每2个小时1批,平均1.5小时出结果;门诊开放日常规核酸检测每1个小时1批,平均3个半小时出结果。在“快一秒”的背后,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核酸检测人员一大早忙碌的身影
核酸检测人员在配置试剂、核收、制备标本及沟通
进入样本制备区前,同事为吴苑贴上输液贴以缓解佩戴N95口罩的压痛感
8月4日7点30分,朱燕及刘庆香赶到试剂制备区准备试剂。8点,核酸检测签收区开始签收标本,门急诊检验室则24小时接收标本。此时,吴苑、王彦洁、陈体、朱娟、曹宇星已在缓冲区换好防护服进入样本制备区,紧锣密鼓地对标本分类、核收后,开始加样、提取、点样,再放入传递仓交由朱燕和刘庆香在扩增区进行扩增及发报告。每一轮样本处理后都要清理垃圾,分类密封后放入传递仓由外区人员统一打包。由于检测区内是负压状态,密闭性好,三区之间无法直接用口头言语沟通,工作人员巧妙地用上了对讲机沟通的方式。工作中各个环节紧张有序,环环相扣,团队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新湘雅检验人积极沟通疫情相关工作
检验学教研室副主任吴苑是分子诊断室的“全能女战士”,一上午一千多份的标本点样她都能举重若轻般处理完毕。手工操作要求精细,又要防止交叉污染,她动作轻、细、快,每次加样前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标记,避免批量加样可能造成的纰漏;使用排枪加样时每次都在孔板上方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完美地避开干扰,直击目标孔位,大家羡慕地称呼为“弧线点样”。为节约时间,大家都忍着饥渴,憋着尿坚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完6个小时才吃饭上厕所。一个班次结束后,吴苑又要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试剂耗材的提前准备,还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对检测结果答疑解惑。以上便是核酸检测室每位工作人员一个班次的全经历。结果的“快一秒”需要每个环节的点点细抠,凝聚了每个检验人的智慧和无悔付出。
[上一篇] “核”中共济,新湘雅在党旗下齐心战“疫”...
[下一篇] 【战疫日记】重返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2965 总访问人数:4049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