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至26日,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的第17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国家中心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中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血液内科教授吕奔受邀做“血液重症”分论坛的主席,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昕受邀做“免疫缺陷与感染创新论坛”分论坛的主席,血液内科4人受邀作为大会嘉宾出席并发言,并分别主持了多场专题报告。3人论文作壁报展示,体现了血液内科学术影响力在全国行业内的大幅提升。
吕奔教授在“血液重症论坛”上作题为“热射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疗进展”和“重症凝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的特邀报告。他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在线发表Research Article,题为“Z-DNA binding protein 1 promotes heatstroke-induced cell death”,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BP1蛋白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多脏器损伤。
李昕教授在“免疫缺陷与感染创新论坛”上做了“恶性血液病患者革兰阴性耐药菌感染诊治思考”的专题报告。针对目前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发生率高、预后差、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形式严峻的现状,她提出优化的CRE筛查策略和不同疾病类型患者采取适当抗感染策略。
刘竞教授应邀作为“中国MM患者PRO现状及生存质量项目启动会”的嘉宾,并且接受了行业知名媒体“CCMTV血液频道”的会议访谈,收到了非常热烈的网络互动和良好的业内反响。
李昕教授团队在感染学组硕果累累,本次有1篇论文作大会发言,3篇论文被选为壁报交流。其中唐亦舒助理研究员作“血液肿瘤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定植筛查:Who?When?How?”的论文报告,报告阐述了血液病患者如何个体化精准进行CRE定植筛查,从而减少耐药菌感染及死亡率,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来自李昕课题组的唐亦舒助理研究员、研究生薛龙龙、刘菲阳的三篇论文分别被选为大会壁报进行展示。李昕教授团队连续四届在中华血液学学术年会上均有论文被口头报道,曾有论文在大会获得优秀论文奖。
血液内科在本次全国性权威性会议上的强大发声阵容是科室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体现,更是多年来血液科团队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借助医院快速发展的平台,在临床与学术上奋勇争先、艰苦奋斗,不断地取得了突破和进展的结果。科室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学术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和相互推动,塑品牌、树形象,真正以学术和技术服务民生健康与社会。
[上一篇] 第三分工会举办“健康新湘雅 和美家庭年”皮...
[下一篇] 乳甲外科与多家县市级医院开展乳腺专科发展...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0246 总访问人数:40446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