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康复科党支部主办的科室文化建设系列讲座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在外科楼二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阎真教授主讲,由脊柱外科主任邓幼文教授主持。医院党办主任许泽华、党委宣传部主任李姗、第五党总支部书记余希、院团委书记程海威、护理部主任严谨受邀出席,来自各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研究生等逾100人参会,共同开启了一场文化复兴与现代思维相碰撞的文化盛宴。
邓幼文结合《沧浪之水》对阎真教授作了简要的介绍。在介绍阎真教授的大作《沧浪之水》时,他从读者的视角剖析了书中主人公池大为,怀揣着理想,坚守着底线,守护着原则,在社会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屈辱不堪,一次偶然机会让他顿悟,改变不了规则就慢慢适应规则,最终改变命运,完成屌丝逆袭,但是依旧不忘初心,虽然同流但是绝不合污。邓幼文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医路艰辛,指出无论沧浪之水清兮,还是沧浪之水浊兮,只要不忘初心,加强人文修养,定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且无论穷达,都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阎真教授以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两场文化运动——“五四青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对与错之哲学思考,将在场的医务人员迅速带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的思考之中。他从“王安石变法”、“独尊儒术”到陈独秀倡导“反孔批儒”、鲁迅将传统文化比作“人肉筵宴”、钱玄同提出“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由古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变革的历史背景中,深度剖析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思潮的革新及其思想演变过程中存在的偏激,最后总结归纳为“所有的文化革新运动及其后续过程中的瑕疵皆由当时的社会生存发展的利益相争决定。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文化选择总是与时俱进的,没有绝对合理一成不变的。只有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人权的思想成为历史潮流,才能快速应对亡国灭种的危机。随着中国生存发展的利益需求变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当代历史潮流下,只有从学术到理论、从文学创作到社会普及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的价值。阎真教授通过对前述中国文化变革历史背景的解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有三:其一,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硬实力,更离不开文化与精神领域的软实力,而传统文化就是最重要和最可靠的软实力源泉;其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她具有独特的内在魅力和身份认定意义;其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强大凝聚力。
以史明鉴。阎真教授回顾历史,立足当代,寓意未来,为在场的各位呈现了一场颇具哲学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盛宴,引发在场观众的热烈共鸣。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在场的医务人员纷纷发表了对此次讲座的体会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个人思考。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詹瑞森教授与阎真教授交流了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本质;湘雅二医院教学办主任黄添隆教授提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医务人员应有的家国情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科臧晓方教授与阎真教授探讨了传统文化作为情感因素渗透到我们现代文化中,二者既有矛盾性又有相融性……
最后,邓幼文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将传统文化比作“基因”。百年前中国人选择“基因敲除”以求救亡图存,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当今的中国人可以选择“基因修饰”以求繁荣兴旺,但“基因”是绝不能丢失的。他鼓励大家在今后的行医过程中要秉承坚守初心,不为术的层面所束缚,在道的层面求通达,在爱的层面求永恒。
讲座结束后,阎真教授现场挥毫,为在场的医务人员签名并合影留恋,为本次脊柱外科文化建设活动画上完美句号。
行医路漫漫,上下求索心。聚焦思想引导,深入实施文化自信、文化浸润工程是新湘雅脊柱外科科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脊柱外将在“价值引领、文化凝聚、情怀驱动、科技创新”的科训引领下,不忘初心,传承经典,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上一篇] 第九分工会离退休小组开展“中国梦 劳动美”...
[下一篇] 【学习二十大】医院纪委(扩大)会议专题学...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2236 总访问人数:39972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