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容鹏飞、王维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Radiology(影像核医学领域期刊排名第一,IF: 29.146)发表题为“CT Radiomics to Predict Macrotrabecular-Massive Subtype and Immune Statu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原创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CT放射组学模型准确预测肝癌病理分型,并证实其也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这是继2021年团队在Radiology杂志发表有关肝癌血管新生激活表型影像标志物及预后特征(题为“Preoperative CT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Aggressive Macrotrabecular-Massive Subtype and Vessels That Encapsulate Tumor Clusters Patter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后,在肝癌精准诊疗方向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这2篇原创性文章,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均为第一单位,容鹏飞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以上工作得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汇智育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全球近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其中近一半属于难治性肝癌,根治困难,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极差。目前肝癌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分期制定,尚缺乏基于肿瘤分子分型的精准诊疗体系。为提高难治性肝癌的精准诊疗能力,容鹏飞、王维教授团队针对危害人民健康的这一重大疾病,在前期对肝癌血管新生激活表型影像和预后特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影像组学、转录组学和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原创性地构建了影像人工智能模型,有效地预测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肝癌病理表型,初步证实其作为介入联合靶向治疗敏感性标志物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挖掘其潜在肿瘤微环境免疫特征,系主要与B细胞浸润的体液免疫功能失调相关。该研究是在时空分子影像框架下对传统影像组学研究的一次方法学创新,为推动基于病理分型的肝癌精准诊疗模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容鹏飞、王维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肝癌分子影像及人工智能、影像病理分子多组学、介入免疫治疗等方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基因编辑T细胞治疗晚期肝癌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晚期难治性肝癌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案,相关研究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上一篇] 喜报!湘雅三医院两人获农工党中央表彰...
[下一篇] 第六届临床试验技术与规范研讨会顺利举办...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6265 总访问人数:39926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