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让“罕见病”更早被看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展多学科联合义诊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党委宣传部 作者:杨龙 李姗 摄影:宋楚乔 杨俊卿 时间:2024-03-16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3月16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来自神经内科、儿科、胃肠外科、肾病风湿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的11位专家为200余名罕见病患者进行诊治。

在义诊的患者中,既有慕名而来的新患者,也有专家长期“跟踪”诊疗的老病友。在湘雅三医院院长、一级主任医生江泓的诊室,一位来自珠海的患者老张正在接受细致检查。三年前,老张发现自己频繁眨眼,随后出现吞咽困难、动作迟缓、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他辗转多地求医,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次,他专程驱车前来湘雅三医院,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江泓及其团队为老张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建立了长期跟踪回访机制,确保治疗效果。

另一位年仅14岁的患者小杭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小杭患有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身体瘦弱,无法用语言交流,只能简单模仿动作。小杭一家来自邵阳隆回,父母常年务工,他自2岁起便跟随父母四处求医。在中国蔻德罕见病中心的帮助下,小杭一家来到了湘雅三医院。医院迅速组织了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小杭进行了全面的会诊。专家们从多学科角度给出了详细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亨廷顿舞蹈病”“黏宝宝”“蝴蝶结症”……这些好听的名字对应的医学名称是: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黏多糖贮积症、结节性硬化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痛苦却无比深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由于病例少、经验不足,罕见病往往面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患者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湘雅三医院近年来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工作。医院成立了罕见病门诊,并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江泓表示,作为湖南省第一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之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将继续致力于罕见病诊治能力建设。医院已将“建立以神经系统遗传病与罕见病为龙头的新湘雅脑科学研究中心”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要把先进的诊疗经验和管理经验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医院和社会的资源整合,争取政府财政、医保、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罕见病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他也呼吁全社会关注罕见病患者,加强孕前、产前筛查和健康人致病基因筛查,实现优生优育和罕见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此次多学科联合义诊不仅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了专业的诊疗服务,也展示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罕见病诊疗领域的实力和担当。未来,医院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让“罕见病”不再孤单。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7281 总访问人数:399733052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