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报道湘雅三医院异种移植科研成果

党总支: 科室: 作者:梁国清 时间:2012/8/1 11:32:47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8月1日,《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猪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加速进入临床”为题,报道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科研团队在异种移植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同时该文在《中国科学网》等国内科学届主流媒体刊发,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报道,全球第二个医用级供体猪培育基地将于本月在长沙落成。这意味着随着疗效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明确,高质量供体的培育技术和提供能力也已具备,一旦通过技术认证和伦理审查,我国将有望成为异种移植进入临床治疗的首个受惠国。
  中国科学报创建于1959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网,是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以网络社区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专家库规模30多万,在全球中文类科技网站中稳居第一。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8/261320.shtm
  
附全文:
  本报讯(记者成舸通讯员张曼芝)记者日前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获悉,该院王维课题组对22例施行“猪—人”胰岛移植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效果评估已于近期完成。研究人员表示,远期目标已基本达到,表明生物安全是可控的。这意味着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或将迅速进入临床阶段。
  胰岛移植是被公认为有可能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与人类同种移植相比,异种移植不但可降低感染性疾病在供、受体之间传播的风险,还可从根本上解决供体来源短缺问题。但由于远期效果有待明确,加上供体质量难以保证,世界卫生组织对异种移植进入临床一度持“谨慎乐观”的态度。2008年,世界上首个国际异种移植临床标准在长沙诞生,为推动异种移植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供体质量因涉及医用级动物供体的培育、制备以及合理的抗免疫排斥治疗方案等问题,成为异种移植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他的领导下,研究团队多年来不断改进供体分离和纯化技术,并对移植技术以及术后排斥反应处理等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现已确立从胰岛获取和制备、移植手术到免疫排斥反应处理、术后监控等在内的全新诊疗方案。
  作为国际上最先开展相关研究的团队之一,王维课题组自2000年以来共完成22例临床前试验。不久前,该课题组对这22例患者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手术后20例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了30%以上,属“有效”;其中6例减少了50%以上,达“显著疗效”,其中1人脱离胰岛素达一周之久,为“暂时治愈”。更重要的是,22人中,没有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明显并发症,且糖代谢水平均保持稳定,体现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异种移植已处在突破的前夜。”王维表示。
  另据了解,全球第二个医用级供体猪培育基地将于本月在长沙落成。这意味着随着疗效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明确,高质量供体的培育技术和提供能力也已具备,一旦通过技术认证和伦理审查,我国将有望成为异种移植进入临床治疗的首个受惠国。
编辑:蒋凯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8826 总访问人数:39991255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