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不负众望,成功入选。这是卫生部对湘雅三医院工作的一致肯定,也是湘雅三医院20多年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普通外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这支“湘雅”的后起之秀正在迅速崛起。在国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南大学锐意改革的激励下,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必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开诊仅20年的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何以迎难而上脱颖而出?岂知,为了这一荣誉,有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多少人凝聚了热切的期盼,又将给多少人带来新的期许?为此,笔者走近普通外科这个优秀的团队一探究竟。
【历史篇】新松恨不高千尺,累土铸就九层台
抚今追昔,我们由衷地感慨老一辈专家为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20年前,已是知名专家的刘浔阳教授放弃了当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带着他的几名同事和学生来到了拓荒起步的湘雅三医院,他们怀着梦想和激情,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当时的湘雅三医院一共才35张病床,全院就门诊楼里一个病房、一个护理单元,无论哪个科的病人都收在一起。条件虽然艰苦,但普通外科的起点比较高,组建伊始即可开展肝切除等大型外科手术。从全院第一个普通外科独立病区,到吸引全国知名的移植技术团队加盟,病区逐步发展到8个。创业者们在一张白纸上逐步绘出了精彩的图画。
廿年艰辛不寻常。目前的普通外科占地16000余平方米,开设床位320张,拥有专科层流大型手术室8间,医护人员总计236人,成为了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卫生厅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科技厅移植医学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器官移植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移植医学分会、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治疗研究中心、湖南省胃肠外科学组及门脉高压症学组的挂靠单位,也是中南大学校级重点专科及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医院专门制定了详细的促进普通外科发展的规划,设立了6个亚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处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专科医疗服务,形成了稳定的科研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建立了保证科室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年轻的医院里年轻的学科,却摘取了学科发展的桂冠。刘浔阳教授反复强调:“普通外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学校和医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爱护,靠的是兄弟医院以及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全科人20年的艰苦奋斗。”他形象地说,领导的器重好比一片蓝天,在申报重点学科的一年多时间里,书记院长督阵,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院各个科室精诚团结,鼎力协助,为科室发展提供了一方热土。本科室内部上下一心,分工协作,终于结出了这一颗硕果。
【人才篇】水长流不息有源;树枝繁叶茂有根。
医院党委书记罗爱静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建设事业的根本。学科要发展,离不开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
普通外科发展20年,逐步选择凝练了微创医学和移植医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了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普外三科、移植专科,每个科室都有学术带头人和骨干队伍,如普外一科的刘浔阳、黄飞舟、聂晚频、罗宏武,普外二科的陈道谨、李小荣、吴君辉、钱立元、余枭,普外三科的朱晒红、刘海,移植专科的叶启发、明英姿、成柯等,这一大批在全国和湖南省具有重要影响的名医名师,他们在专业领域里孜孜以求,德艺双馨,许多患者慕名而来。老专家老骥伏枥,发挥传帮带作用;中青年专家年富力强,多项技术填补了学科发展史上的空白,为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普外三科的朱晒红教授长期坚持在临床一线,熟练开展了一系列腹腔镜下微创手术。2007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MountSinai医学院访问学习,回国后引入腔镜下Roux-en-Y式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腔镜下袖套式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新观念和技术,现已完成手术1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他是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分会副主委、美国ASMBS国际ISFO会员。2011年,他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南地区微创手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国际论坛,成立了中南大学糖尿病与肥胖外科治疗中心,为该学科的推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一直致力于微创外科器械的研制与应用,近年来负责与承担20余项科研,引进科研经费700余万元。
移植专科的叶启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背驮式肝移植,被聘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器官移植手术学带头人。由他主持开展的背驮式肝移植的种类、术式、病例数、存活时间等指标均居我国先进地位。他较早在国内开展了离体及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植术,目前已成功开展了34例。2003年受聘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获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殊贡献奖”。在任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受卫生部委托,其移植团队牵头组织制订了活体器官移植规范、国际异种移植规范等行业标准,受到卫生部好评。2009年以来,他积极推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事业,迄今开展的DCD器官移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普外一科的黄飞舟教授师从刘浔阳教授,于1991年1月在亚洲地区率先开展门脉高压的内镜治疗,具备娴熟的普腹外科诊疗技术,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和门脉高压症外科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在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方面、门脉高压症手术和内镜治疗方面积累了较多的临床和研究经验,担任湖南省医学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组长、湖南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腹腔(普外)诊疗质控中心副主委,中华肝胆杂志编委,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普外二科的李小荣教授擅长各种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根治手术,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内镜下结肠肿瘤粘膜下切除术(EMR)、局麻下腔镜甲状腺手术、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肿块及乳腺纤维导管镜诊治乳管疾病,设计并主刀完成了全国第一例“经胸骨前的甲状腺切除术”和“改进的壶腹癌局部切除术”,担任湖南省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胃肠外科学组组长。
做人一地肝胆,事业何惧艰险。目前,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拥有医护人员236人,其中30岁以下的134人,30~50岁的95人,50岁以上7人;博士研究生学历5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本科学历99人;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2人。人才队伍的整体层次和学术梯队建设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先锋立上头
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以微创医学和移植医学为重点发展方向,既夯实了学科基础,又走出了专科特色。
微创医学技术以内镜、腔镜技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肝胆胰疾病、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胃肠疾病、乳腺与甲状腺疾病、血管疾病等为主攻方向。其中,门脉高压内镜诊疗中心,率先在亚洲地区创立和开展了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疗法,是目前国内对于该症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湘雅三医院门静脉高压症出血微创治疗的医疗优势技术,已救治来自全国各地的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病人3千余例。此外,该学科还整合了中南大学医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学等优势学科,成立了医疗器械开发中心,可自主研制开发一系列微创器械。
移植医学以肝脏、肾脏、心脏等大器官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为重点。移植专科团队创造了一系列的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的新术式,缩短了背驮式肝移植的手术时间,而且降低了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了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2005年以来,移植中心已为34例通过常规方法难以切除的肝内肿瘤患者实施了自体肝移植手术,是国内外报道中病例数最多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的十余家医院先后来函拟与医院开展自体肝移植项目合作,合作单位一致认为自体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肝脏外科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该学科高级职称医师均独立带领医疗小组,相继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技术。现拥有8间普通外科一体化专用手术室,并配备了8台腹腔镜,可同时开展8台腹腔镜手术;且拥有专科内镜中心,配备了C臂X光机、电子胃镜、超声胃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胆道镜、肠镜、乳管镜、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等设备。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2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6项、863子项目2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临床科研成果;并承担了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包括5年制、7年制、8年制)、基层单位的进修医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的教学与培训任务,并连续承办了10余次国家级移植医学、门脉高压症、胃肠外科等继续教育学习班,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服务篇】舒眉笑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尽管目前社会上对医疗行业尚存在某些误解,医生也一度成为“高危”职业,但普通外科的医护人员始终坚信:只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并拥有过硬的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就一定能赢得广大患者和社会的认可。该学科自建科伊始,就秉承湘雅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厚德精医,止于至善”的院训,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病人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讲究医德与医术精益求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肝脏/门静脉高压症专科年门诊量近2万余人次,手术台次1600余台,治愈率97.6%,其中50%以上手术是在微创技术条件下完成的。
胆胰外科年门诊量1万5千余人次,年手术量1800多台次,治愈率97.6%,其中70%以上手术是在微创技术条件下完成的。
胃肠专科从2003年开始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胃、结肠肿瘤根治手术,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手术量1200多台次,其中40%以上手术是在微创技术条件下完成的。2010年成立了中南地区第一家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治疗中心,并成功举办了中南地区微创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国际论坛。
在乳甲外科领域,于2002年开展了全国第一例“经胸骨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局麻下甲状腺腔镜手术。年门诊量7千余人次,手术1000多台次,其中40%以上手术是在微创技术条件下完成的。
血管外科目前能独立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年门诊量3千余人次,手术300余台,治愈率98.6%。
移植专科在器官、组织、细胞移植三个层次上坚持全方位开展了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10余年来累计完成肝移植400余例、肾移植1500余例。其中,包括多次肾移植、高PRA水平受者肾移植等复杂病例,年门诊量达8千余人次、手术300余台,治愈率98.7%。
此外,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30病室荣获全国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成为湖南省五个获奖病区之一,护理工作无一例投诉、差错及纠纷。
【展望篇】金鳞不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院长陈方平说:“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三医院,必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
论学科建设,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仅仅是发出了一个信号,是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激励,对大家来说,更辉煌的战斗还在后面。在普通外科对未来的规划中,就设计了“申报国家移植工程中心”“建立多镜种一体化手术室,成为中南地区的普通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等宏伟蓝图。
从当年的满目苍凉,到如今的灯火璀璨,几代人的心血智慧铸就了这座现代医学城。湘雅三医院普外通科根植于湘雅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精神,无论在艰苦创业时期,还是在飞速发展时期,湘雅所流传的宝贵财富始终成为医院发展制胜的法宝。
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全体同仁清醒地认识到:跟全国同行相比,学科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不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医院要发展,其他学科也在奋起直追。他们正以此为起点,层层发动,振奋精神,丢下妄自菲薄的包袱,坚持抓内涵、抓人才,纯正学风行风,以实际行动书写更加灿烂的辉煌。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7700 总访问人数:39944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