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新湘雅评论】三大举措助力器官移植事业发展

党总支: 科室: 作者:梁国清 时间:2015/4/3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编者按: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是20世纪医学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已经成为治疗各种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器官移植事业虽然飞速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在21世纪予以研究解决。本网特刊发评论员文章,探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手段,器官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每年约有150万名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在此大背景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推出三大举措,助力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

开展技术创新。以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叶启发教授领衔的移植团队,率先开展了背驮式肝移植、背驮式减体积肝移植、肝癌背驮式移植、急性肝功衰急诊背驮式肝移植、再次背驮式肝移植、肾移植后肝功衰背驮式肝移植、跨血型肝癌肝移植,其原旁位心房悬吊式及下腔静脉心房架桥式背驮式肝移植、串簇背驮式肝肾联合移植、背驮式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等国际首创术式,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离体及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肝移植术、肝癌肝移植化疗临床研究及人工肝临床研究。这些创新成果,为器官移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推进器官捐献。湘雅三医院既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展肝、肾移植的单位,也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试点单位。据统计,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湘雅三医院移植团队共累计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50例,共捐出大器官313个,其中肾脏249个,肝脏61个,心脏3个,使313个重病患者得到移植,重新点燃了新的生命与希望。医院DCD移植例数位居省内第一、全国前列,缓解了器官移植的供需矛盾。

加强宣传引导。自2010年以来,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红十字会联合举行以“携手人道,爱晒人间”、“器官捐献、生命永续”、“关爱健康,关注器官移植”等为主题,以宣传《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为目的大型宣传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医护人员及捐献者家属到凤凰山遗爱人间公益陵园参加祭扫活动,感恩捐献者的无私大爱。通过系列活动,多角度地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的科学知识,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人体器官捐献重要性及科学性的认识。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社会媒体及医院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广泛宣传捐献者感人事迹,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中来。

一方面是器官移植需求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器官供体供应量严重不足,中国未来器官移植事业发展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的挂靠单位,湘雅三医院将紧紧围绕“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器官捐献,加强宣传引导”三个重点,助力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8851 总访问人数:39983260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