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污染物和水经口传播感染。临床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常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心理指导:
本病因高热时间长、病情重,可出现神情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谵妄等,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心理,病人及家属应了解本病的特点,上述症状可随病情改善而恢复,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
发热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饮牛奶、少食庶糖,以免引起肠胀气,禁食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在疾病3~4周,中毒症状改善,食欲增强,而此时肠道病理变化较重,易发生肠穿孔和出血,故要交待病人仍宜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软饭等,不可暴饮暴食,饮食恢复须循序渐进,切忌过急,禁食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休息活动指导:
为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肠蠕动,应注意休息,在极期或出现并发症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在室内活动,避免劳累。
用药指导:
一、喹诺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停药;
二、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应观察血象,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护理方法指导:
一、病人高热时间长,要向病人解释不宜用大量退热药,以免虚脱;降温酌情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床单位干燥,指导病人清洁口腔。
二、出现腹胀时,可用松节油湿热敷或肛管排气,便秘时予以低压盐水灌肠。
三、如病人出现精神恍惚、呆滞、精神错乱等,陪人不可离开病人,防止发生自伤或他伤。
隔离知识指导:
病友间不要相互接触,碗筷单用并消毒;排泄物及呕吐物经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半个月以上,可解除隔离出院。
出院指导:
一、慢性带菌者出院后仍需治疗,注意服用磺胺药时多饮水,防止结晶尿;
二、预防:带菌者若从事饮食、幼托工作应调离工作岗位,并积极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的管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食不洁食物等良好卫生习惯。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97823 总访问人数:39901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