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医学教研室任丹老师、口腔医学教研室康懿老师、全科医学教研室陈妮妮老师和急危重症教研室曹杨老师、张珊老师带领湘雅医学院2022级临床五年制4班学生开展了别具医学特色的“第二课堂”破冰实践活动。通过“医路同行”主题游戏、医学知识竞答等环节,学生在互动中深化专业认知、锤炼团队协作能力,展现新时代医学生“德业双修”的成长风貌。
作为学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融冰·聚力·启航”为主题,将医学专业元素融入破冰环节,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理论-实践-反思”三阶模式,助力新生快速完成从基础学习向临床思维的过渡。活动中,“你问我答”“你画我猜”“知识接龙”三大模块环环相扣,既打破人际隔阂,更实现专业知识的具象化传递。
在“你问我答”环节,围绕社区常见病设计题目,如“高卒中急症识别”,学生需结合解剖学、药理学知识进行多维度分析。全科医学科陈妮妮老师指出:“题目模拟基层首诊场景,培养‘防-诊-治’一体化思维。”
“你画我猜”游戏迅速点燃全场气氛。题目围绕医学主题设计,融入中西医等专业术语,学生需通过肢体语言与简笔绘画,阐释“阴阳平衡”“法洛四联症”等专业术语,现场化身医学知识的动态课堂,同学们在游戏中再次重温了医学名词,以别样的方式“玩”出新花样,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任丹老师指出:“这种跨模态表达训练,既能强化专业记忆,又能培养临床沟通中的共情能力。
随后的“知识接龙”挑战中,求同学们在20秒内,以上一个词的尾字开头,说出一个医学相关词汇。从“阴阳平衡”到“恒动观”,从“观察法”到“法洛四联症”,再到“症候群”……知识与游戏的碰撞,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急危重症教研室曹杨老师表示,20秒限时应答,考验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临床决策所需的敏捷性与系统性。
随着合影快门声响起,这场充满医学特色的破冰活动落下帷幕。同学们后续将组成“学习成长共同体”,在学业指导、科研实践等领域开展长期互助。当知识与温情交织,这群未来的白衣战士们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医学青春故事”。
本次活动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务部深化“三全育人”的创新举措,通过兼职辅导员深度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未来,教务部将持续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构建“德技双修”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培育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注入澎湃动能。
[上一篇] 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举办新湘雅医学教育论...
[下一篇] 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举行“人工智能+”课程...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8586 总访问人数:39686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