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体重管理年”政策号召,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办的“新湘雅创新论坛暨肥胖代谢论坛”在医院外科楼二楼召开。本次论坛聚焦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防控策略、基础科学前沿及临床规范化诊疗,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共同探讨代谢健康领域的前沿议题与发展方向。
开幕式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江泓主持并致欢迎辞。
中南大学副校长黎志宏、湖南省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周一鸣、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先后讲话,为论坛注入深刻的思想内涵。何庆南从学科使命出发,强调医院在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的传承与担当,指出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科始终以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为己任,致力于在技术革新、标准制定及健康管理等领域持续引领行业方向。周一鸣则从政策高度呼吁全社会凝聚共识,构建“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全民体重管理健康生态,并高度肯定了湘雅三医院在区域肥胖防控中的示范作用。黎志宏介绍了中南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学科特色,并以百年湘雅精神为脉络,指出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重大挑战,强调科学研究与开放性协作在破解代谢性疾病复杂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学界以科学创新助力中国体重管理与肥胖防控事业。
学术演讲环节中,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顶尖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疗及健康管理展开深度探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心吴静教授系统剖析了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的紧迫性,为肥胖代谢疾病的全程管理提供了宏观视角。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峰教授聚焦《巨噬细胞cGAS信号通路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通过前沿研究成果分享,揭示了巨噬细胞在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为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吉春教授带来《BHMT1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专题报告,深入剖析BHMT1蛋白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其研究成果为肥胖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晒红教授围绕《肥胖的综合治疗》展开分享,从肥胖的生理病理学,从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到手术治疗,全面梳理肥胖综合管理策略,强调多学科协作与“体瘾”、“心瘾”控制在肥胖治疗中的重要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静教授对《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进行权威解读,并分享湘雅医院肥胖MDT团队管理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胡承教授揭示骨骼肌与肝脏代谢的交互作用,从分子机制层面揭示了代谢紊乱与器官修复的深层关联,为临床干预开辟了新思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张鹏教授带来《大中华数据库构建及思考》报告,分享数据库建设在肥胖代谢疾病研究中的实践经验,强调数据驱动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利勇教授围绕《VAT导致重大慢病作用及机制研究》,深入探讨内脏脂肪组织(VAT)在慢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为肥胖相关慢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北京医院李国平,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周洁,浙江省人民医院叶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曹科、孙传政、金萍、刘敏、陆瑶等教授做精彩主持及发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左笑丛做会议总结。
本次论坛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思想碰撞的创新阵地。专家们的分享涵盖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管理策略等多个维度,为肥胖代谢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启示。未来,新湘雅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我院医学减重与体重管理综合诊疗服务的优化整合;深化合作,助力肥胖代谢疾病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筑牢肥胖防控的医学防线,实现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贡献更多“湘雅力量”。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妇科牵头启动阴道微生态检测标准...
[下一篇] 消化内科王晓艳/陈杰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原...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160 总访问人数:39521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