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神经外科顺利完成一例机器人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党总支:第五党总支 科室:神经外科 作者:庄恺 时间:2022-03-30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3月2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王知非主任、杨靓副主任医师团队顺利完成一例机器人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SEEG)。

今年31岁的小威(化名)是一位已经被癫痫困扰了18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目上翻、四肢强直、牙关紧闭,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约5-6天发作一次;经过多年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效果仍不甚理想。近3个月来发作更加频繁,出现了发作前恐惧感、对周围环境陌生感、神情呆滞,发作时双手伸直紧握、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发作后双手不自主乱抓。经过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癫痫高级序列核磁共振影像检查与PET-CT等辅助检查颅内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为下一步治疗方案带来极大困难。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癫痫中心,神经外科会同神经内科、临床心理科、影像科、临床药理科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充分讨论后,为小威制定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通过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等手段,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和规划病灶范围。

手术当天,专家团队借助机器人,仅用了1小时就顺利将原本框架系统需要3-4小时的14根电极植入患者颅内预定位置,术后检测实际植入位置与预设靶点精准重合。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和准确性,这类手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有效、可控、可逆等优势,为顽固性癫痫患者带来福音。

人工智能已经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脑疾病诊疗也不例外。A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成像与分析、脑网络研究、疾病队列大数据处理等方面。作为手术理念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有望为癫痫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部分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困难,尤其是影像学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定位尤其困难,这个时候需要进行颅内皮层电极或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SEEG)置入。在SEEG置入过程中,相比传统的立体定向框架系统,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SEEG置入优势明显。它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并且由于手术计划系统本身的应用,安全性也更能得到保障。

二审: 宋楚乔     三审:彭景舆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0360 总访问人数:399855623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