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肝胆胰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团队邓刚副教授和雷钊主治医师顺利为一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超声内镜门静脉压力梯测定(EUS-PPG)。这是该团队自2022年3月15日,成功开展国内首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EUS-PPG之后的第200例患者,操作成功率99.5%,未发生技术相关的并发症。
该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已相继发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已录用)、《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JCR1区),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该技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性突破。
据团队带头人黄飞舟教授介绍,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准确测量门静脉压力,将为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早期干预以及判断预后提供有力依据。然而,目前对于门静脉压力的精准测量技术仍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精准、安全的手段来准确评估门静脉压力。EUS-PPG是近年在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测压技术,它是运用超声内镜引导穿刺针经消化道分别进入门静脉和肝静脉,直接获得门静脉压和肝静脉压力值,计算两者差值,得出门静脉压力梯(PPG)。团队紧跟国际前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该技术改进并率先应用于晚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测定。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有:(1)首次实现经内镜途径对门静脉及肝静脉分别进行直接精准测压,技术安全可靠;(2)适用范围广,包括肝前型、窦前型、肝后型在内的门静脉高压症均能准确评估;(3)患者与医生均不需接触X射线;(4)一次内镜可同期完成压力测定和可能的胃镜诊疗操作,患者依从性好。
1991年,在刘浔阳、黄飞舟教授带领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率先在亚洲开展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目前该技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疗法之一。同时,该研究团队一直着力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门静脉压力测定的研究,开创了门静脉高压症内镜+外科联合诊疗的先河。如今,肝胆胰门静脉高压外科以罗宏武、卢焕元、邓刚教授为代表的门静脉高压症“新生代”专家脱颖而出,他们以门静脉压力梯度测定为导向,开展“内镜+外科手术+慢性病长效管理”综合诊疗模式。其中,卢焕元、张瑞教授团队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脾切除+精简断流术取得显著的微创治疗效果,实施治疗的效果和病例数全国领先。
未来,相信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新湘雅肝胆胰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一定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服务广大患者。
[上一篇] 湖南省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完成2023年全省...
[下一篇] 心胸外科成功救治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7746 总访问人数:40224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