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又一例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在湘雅三医院成功开展

党总支:第四党总支 科室:移植外科 作者:许泽凡 刘立芳 时间:2023-12-26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科再次成功开展的一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从术前评估准备到移植手术再到术后管理,全方位保障供、受者安全,帮助母女顺利完成“爱的延续”。患者已于12月22日顺利出院

苦寻肾源无果,母亲想给女儿捐肾却发现血型不合

2023年3月,张女士因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慕名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科寻求肾移植。因饱受透析之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为尽可能减少女儿的痛苦,张女士母亲毅然决定“割肾救女”。对于医生来说,这本是一个常规手术。然而随后的术前检查发现,张女士和她妈妈的血型不相容,张女士是O型血,妈妈是A型血。传统的肾移植理论中,ABO血型不相容是肾移植手术的绝对禁忌。这对患者全家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赵于军副教授团队在明英姿主任和成柯副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团队在自体血备血回输罕见血型器官移植等的成功经验,决定为张女士实施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手术。

多学科联合协作,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为保证手术的成功开展,明英姿教授多次组织“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肾移植”MDT讨论。患者术前检测血型抗A抗体高达1:1024,血型不相容肾移植需要把血型抗体控制在1:16之内。为此,移植科与输血科主任桂嵘和副主任傅云峰一起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和时间表。治疗团队在给张女士实施手术前1月内,先后2次采用抗B细胞单克隆抗体清除体内B细胞,同时提前2周维持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前1周内先后行五次血浆置换以降低血型抗体滴度,终于将抗体降至可实施移植范围。12月6日13:00,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的精心安排下,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由移植科成柯教授主刀采用腹腔镜技术从张妈妈体内取出供肾,随后赵于军副教授、张盛副教授和王强副教授接棒完成供肾的植入手术,17:00整台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给予积极的抗排斥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抗体滴度及感染、排斥的各项指标,肾功能于术后3天恢复至正常范围。在移植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2周内张女士顺利康复出院。

血型不相容也能进行肾移植

在器官资源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之前,不断拓展器官来源是器官移植领域的永恒主题,亲属活体移植是肾移植非常重要的补充。肾移植一直以来都是遵循血型相合或相容的输血原则进行配对移植。在传统医学理论中,血型不合连输血都不能,更别提做移植手术了。据统计,在适合做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病例中,约有1/3的供体与受体存在血型不相容的情况。ABO血型不合肾移植技术是跨血型的、非常规的移植技术,也是一项较复杂的、需要精心策划和严密监测的治疗方案。ABO血型抗原是导致排斥反应的最强抗原,如无特殊处理进行血型不相合肾移植,将必然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在几分钟内被彻底摧毁。因而在术前如何有效清除受者体内的血型抗体,并防止术后发生血型抗体反弹导致移植肾超急性液排斥反应,是ABO血型不相合活体肾脏移植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移植专家对术前预处理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案的不断探索,血型不相容不再是难题,跨血型肾移植壁垒被打破,给血型不相容亲体肾移植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2002年至今,依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强大的医疗平台,在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在输血科、肾内科、肝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倾力合作下,移植科成功开展自体血备血回输罕见血型的器官移植。由于供器官的短缺以及患者的需求,移植团队不惧艰辛,陆续开展不同血型的肝移植、肾移植及罕见血型(Rh阴性供者匹配Rh阳性受者/Rh阳性供者匹配Rh阴性受者)的器官移植,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非常丰富和成熟的经验。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成功实施拓展了供体空间,给更多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到接受移植的机会。作为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团队将继续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大力开展医疗新技术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审:明英姿    二审: 张璟茗     三审:彭景舆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2376 总访问人数:402137846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