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胃肠外I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镜中镜”技术治疗恶性肠梗阻

党总支:第四党总支 科室:胃肠外科Ⅰ科 作者:戴荆 龙飞 时间:2025-02-23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月20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I科戴荆主治医师在科主任张翼的指导下,首次运用“镜中镜”技术植入肠道支架,成功帮助一名因晚期肿瘤导致急性结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解除了肠道梗阻。据了解此为湖南省首例,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的肠梗阻内镜治疗实现了新突破。

该患者5年前曾行卵巢癌手术,现因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急性乙状结肠梗阻,病情危重。考虑患者为肿瘤晚期,且一般情况差,开刀风险高,遂拟行肠道支架植入术以解除肠道梗阻。但仔细检查后,戴荆主治医师发现患者腹腔广泛转移,有多处肠管受压变狭窄,普通肠镜无法抵达完全梗阻处。

与张翼主任的商议后,戴荆主治医师决定运用当下最先进的“镜中镜”技术为患者植入肠道支架,即先用子镜通过肠镜钳道进入肠管狭窄处,待子镜完全通过肿瘤狭窄处后再植入肠道支架。在充分告知患者手术相关获益和风险后,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手术。在团队成员的技术加持和默契配合下,戴荆主治医师仅用时20分钟,便为患者顺利植入了肠道支架。术后患者即恢复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症状迅速缓解。

据介绍,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MBO)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终末期事件,发生率为5%~43%,最常见于卵巢癌。MBO患者预后极差,而内镜下肠道支架植入术是MBO治疗的重要手段,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镜下肠道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微创的方式,在肠镜下将金属支架植入狭窄的肠腔,利用支架的自膨胀特性撑开狭窄部位,从而迅速解除肠道梗阻。该病例使用的子镜系统代表了目前最尖端的内镜技术,其为超细内镜的极致缩微化,镜身直径不到3 mm,可以通过普通内镜的钳道。内镜中插入子镜,可以直视下通过肿瘤狭窄部位,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降低穿孔和出血的风险,从而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I科内镜团队在张翼主任的带领下,在戴荆主治医师、岳红技师、李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引进和研发肠梗阻微创诊疗新技术,创立了“新湘雅肠梗阻微创诊疗新模式”。特别是,肠道支架的植入数量(600余例)和治疗效果(有效率>95%)位居国内前列,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次,新湘雅胃肠外科I科在全省率先开展“镜中镜”技术治疗肠梗阻,再次彰显了新湘雅的守正创新精神,也标志着科室的肠梗阻内镜治疗迈入了子镜时代。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9430 总访问人数:396922044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