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湘雅三医院汇智育才八年制联合培养博士伍俊儒在《Cell》子刊发表创伤患者多组学研究成果

党总支:第六党总支 科室: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作者:袁洪 蔡菁菁 时间:2021-12-24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021年12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伍俊儒博士与美国匹兹堡大学Timothy R. Billiar教授合作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即时IF:12.72)上发表原创论著“Multi-omic analysis in injured humans: Patterns align with outcomes and treatment responses”,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创伤患者进行了全病程分子事件演化的系统性研究。

创伤后危重状态的动态演变与个体异质性是影响创伤患者预后的重大临床问题,亟待有效解决。该项研究分析了创伤患者的多组学数据集,通过多维数据整合分析鉴定了与创伤早期死亡率密切相关的两种早期分子时序模式,提供了创伤病理生理整体水平的新证据。研究利用降维聚类算法建立分子分型来描述患者的异质性,发现院前输注血浆治疗仅仅获益于伴有颅脑创伤(TBI)以及分子亚型II这一亚组病人(30天死亡率: 30.3% vs. 75.0%, p=0.0015),揭示构建的分子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意义。该文章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的Zhen Zhao与Berislav V. Zlokovic等两位知名教授发表专题评述。

Timothy R. Billiar教授、Jason L. Sperry教授与Matthew D. Neal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八年制博士研究生伍俊儒为独立第一作者。伍俊儒博士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蒋卫红教授研究团队成员,入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领军人才培养创新驱动计划”,留学期间接受了湘雅三医院与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也受到了湘雅三医院“汇智育才计划”的支持。

袁洪教授指导的血管青年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蔡菁菁、陆瑶博士与海外知名学者长期保持着密切合作,包括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血管研究中心徐清波教授、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神经科Stefan Kiechl教授,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 ATVB,2019 ATVB,2019 BMJ, 2020 JACC,2020 Circ Res等顶尖期刊。近2年核心人员获得:1项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项湖湘青年、2项湖南省杰青、国自4项、科技部重大项目1项等重要成果。团队诚邀基因编辑、生物信息、机器学习等方向研究助理加盟(caijingjing@csu.edu.cn)。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1.100478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1756 总访问人数:402991500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