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吕奔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论著揭示高体温诱发DIC与脏器损伤的关键机理

党总支: 科室: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时间:2022-05-06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022年05月0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在线发表Research Article,题为“Z-DNA binding protein 1 promotes heatstroke-induced cell death”,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BP1蛋白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多脏器损伤。该论文的第一单位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芳芳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吕奔教授为通讯作者。

高体温诱发的危重症为热射病(又称“重度中暑”)。但高体温如何诱导重症状态的病理生理机制过去不甚清楚。利用前期脓毒症研究中获得的线索,吕奔教授团队揭示了高体温通过诱发ZBP1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热射病发生发展中引起的致死效应,颠覆了既往的学术观点“高体温通过物理性损伤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展示了温度感应、程序性细胞死亡、DIC与脏器功能衰竭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热射病等危重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思路。

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发现”,凸显了朱利叶斯团队的重要发现——细胞膜上的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能被高温活化的离子通道。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明确提示了细胞浆内也存在“温度感受器”,受到高温刺激时能诱发ZBP1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该生命现象虽然可能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保护作用,但在持续性高体温作用下可导致DIC、多脏器损伤甚至死亡。

上述研究为吕奔教授团队前期工作的重要延续。该团队人员主要来自血液内科与重症医学科,团队近年来揭示了危重症DIC与多脏器衰竭形成的重要机理,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为第一单位发表了系列NI指数论文,包括《Science》、《Immunity》(3篇)、《Blood》、《Nat Commun》(2篇)和《J Biol Chem》(2篇),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6541 总访问人数:39986798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