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没有退休概念的老教授——陈道谨

党总支: 科室: 作者:王丽丽 李小荣 吴莹 时间:2012/8/23 9:01:42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满头银发但是精神饱满,看门诊、组织大查房,穿梭于病人之间,无论刮风下雨,陈道瑾教授每个工作日都提前半小时到病房准备一天的工作。对于67岁高龄的陈道瑾教授而言‘退休养老’是个太古怪的词。从医40余年的他,先后实施各类普外科手术超过万例,始终坚持“大医精诚”的准则,从病人的角度思考医疗的问题,因而,他赢得了病人的赞誉,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2011年经全院职工和广大病友推荐,陈道瑾教授当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第三届“十大医德标兵”。


  投身年轻的湘雅三医院 仁心仁术是无声的口碑
  “在湘雅医院的时候,每天忙得屁股都抬不起来,到了附三之后,经常‘吃鸭蛋’,创建中的湘雅三医院比我想象得艰苦很多”,陈道瑾作为第一批医疗专家从湘雅医院调到湘雅三医院,已经习惯了与病人打交道的他有些难以适应起初的情况。湘雅三医院建院之初,条件十分艰苦,周边环境荒凉,泥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下公交车后还要走一段很长的上坡路才能到达,交通极不方便。除此之外,门诊楼又黑又冷,没有空调,也没有可以让医生休息的地方。“一天到晚见不到有病人来,整天无事可做,只能半夜听蛙声了。”陈道瑾教授谈到建院初的情况笑谈到。
  “虽然初期医院规模小,但是只要我们用心看病,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病人,病人就是医院无声的口碑”,陈道瑾在岗位上默默坚持,用心对待每个病人,用自己的仁心仁术赢得了病人的口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病人。1996年7月的晚上,陈道瑾接到急会诊通知,我省边缘地区某县一货运汽车司机因撞车多器官功能损伤,在当地手术后仍处于危急之中。已在手术台上工作一天的陈教授十分疲惫,但饥肠辘辘的他顾不上吃饭就匆匆出发了。正在修建中的道路崎岖颠簸,半夜2点才到沅江岸边,又困又累的陈教授严重晕车,胃内空空,呕的全是胃液胆汁。黎明时刻到达当地医院后,他不顾疲劳立即为病人诊查,经过3小时紧张的手术后,病人转危为安。像这样连续战斗的例子举不胜举。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陈道瑾认为医院要发展必须注重特色,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将别人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得更好。12年前,陈道瑾担任了新成立的普外二科主任,带领着年轻、稚嫩的医疗团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一系列微创新技术,创建了湖南省医学会首届胃肠外科学组,普外二科在胃肠、乳腺、甲状腺、腔镜手术等外科领域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他十分注重科室整体水平的协调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关心中青年科研工作和护理队伍,帮助低年资的医师快速成长,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技术从弱到强,业务从小到大,设备从少到多,如今的普外二科成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科室。多年来,陈道瑾教授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了医院普外科最忠实的宣传者。
  真正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医生要有“感同身受”之心
  某些医生希望通过治疗病人学到手艺,对于易影响自己名誉的病人往往敬而远之。“大医精诚”,陈道瑾始终认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重要的是有“感同身受”之心,要“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真正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为病人减轻痛苦和烦恼,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名誉和利益。
  数年前,一位从湘阴县来的贫困农村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十二指肠乳头癌堵塞胆总管,患者低蛋白、瘦弱,不能承受传统大手术。刚从加拿大回来不久的陈道瑾,考虑了需要承担的风险后,毅然决然在硬膜外麻醉下给病人实施了胰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的新术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医疗费用也由数万元降到了6000元。患者术后恢复出院,对陈教授非常感激。
  2011年,一位望城的中年患者在10年间经历了三次胃手术后,仍然出现呕血、便血甚至休克的情况,晚上不能平卧,有窒息濒死感,万分痛苦。在省内大小医院都不愿收治的情况下,陈教授召开科内大会诊,反复研讨查找文献,确诊该患者为严重的碱性反流性胃炎,并为其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第四次手术,现该患者已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真正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要有感同身受之心”,陈道瑾总是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年龄、经济状况、职业等综合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既帮病人最大程度地减轻痛苦和后患,又充分考虑到病人的经济支出能力。他的手术技巧以解剖层次分明,精确细腻,出血少,恢复快而著称。为癌症患者开刀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接触过肿瘤的器械纱布等物品再次接触到健康的组织,导致癌细胞转移种植。“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收取红包,谋求报答,是对医生这一职业的亵渎”,每当病人或家属想表示“意思”和感激时,陈道瑾总是婉言谢绝,有时实在难以拒绝,手术后便委托护士长退还给病人。
  “养老”是个古怪的词 做手术就像开车利人利己
  “人老心红,情系桑榆”,已经67岁高龄的陈道瑾是个闲不下来的大忙人,一如既往地坚持在病房组织大查房,每周一天看门诊,在忙碌中享受工作的乐趣。他总说,‘养老’对他来说是个太古怪的词,创造价值才是自己的幸福观。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事儿?在陈道瑾看来,在病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及时伸出手帮病人解除痛苦,克服一个个医学难题,这就是一件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事儿。“whytooperate(为什么做手术)”、“howtocut(怎样做手术)”、“whentostop(手术中什么时候停下来)”,陈道瑾说这是让自己受益一生的三句话,医生的手术技艺不能仅仅浅尝辄止,而是要精益求精。他主张,医生要在病人的身上花多一点时间,和病人去沟通交流、获取病人的理解、鼓励病人乐观坚强,从而让病人真正和自己成为一个战壕的战友。
  “做手术就像开车”这样新颖的比喻是陈道瑾自己总结的感受。63岁的时候,他怀着探索的心学会了开车,从此经常自己开车到外地会诊并参加一些自驾游活动。他说,开车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路况、红绿灯、周围车辆等各种情况,还要手脚灵活、反应迅速;做手术也是一样,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周全考虑到病人的情况,手脚利索。他说,做手术和开车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事儿,虽然身体很累,但是精神很愉快,并且都能调节自己的反应能力,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利人利己。
  从昨天的豆蔻少年到今天的满头银发,陈道瑾把真情和关爱给了他钟爱的病人,把青春和汗水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选择的医学事业,他说,他会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对“退休”这个词没概念。

编辑:余希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5808 总访问人数:39920558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