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我院成功手术治愈一例乙状结肠憩室病大出血患者

党总支: 科室: 作者:甘毅 吴君辉 谢良志 胡桂 时间:2012/9/24 8:58:02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一位乙状结肠憩室病合并大出血、休克的患者,满怀对湘雅三医院的感激之情,踏上了回沪的列车。
  患者曹先生,男,63岁,上海人。今年8月25日,曹先生携夫人一起来长沙旅游度假。没想到刚抵达长沙不久,就开始出现多次便血,量约300-500ml,被紧急送至我院普外科住院。肠镜检查后,发现患有“结肠多发憩室并肠腔积血”。因为一年前患者有过类似便血症状,在当地经保守治疗好转,所以入院伊始,患者希望在我院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控制后,回上海接受手术。可是事与愿违,患者的便血症状在入院后虽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仍然断断续续发作,一直未见明显好转。9月3日中午,患者开始出现大量喷射状便血,血色素也由入院时132g/L降至60g/L,并开始出现苍白、大汗、血压不稳、神志谵妄等表现。继续保守治疗,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家属当机立断,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普外科医生迅速启动急救程序,通知手术室、麻醉科、ICU等相关科室,完善术前准备后,将患者紧急送入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后,见患者的结肠有多个憩室,并主要集中在乙状结肠肠段,有充血、粘连及炎症,符合为结肠憩室病所致的大出血,遂立即施行了病变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送入ICU,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便血症状消失,术后第3天回到普通病房,术后第15天患者顺利出院,踏上了回沪的列车。
  据介绍,憩室,是胃肠道内皮在压力作用下穿透肌层薄弱点形成的向外囊状突起,发病原因不明。其好发部位为结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数个憩室并存时,也称为“憩室病”。大多数憩室患者没有症状,也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机体的代谢产物和细菌潴留在憩室中,可引起肠黏膜发生溃疡和炎症,称为“憩室炎”。憩室炎可以导致腹痛、便血、发热等表现,严重时还可导致肠穿孔而形成腹膜炎。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结肠镜常能诊断憩室的存在和部位。因此,如果已诊断为憩室炎,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巨大的憩室,发生感染和穿孔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常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编辑:余希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2469 总访问人数:400148837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