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承办的中国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治疗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围绕“减重及糖尿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重及糖尿病手术治疗的进展”、“减重及糖尿病手术治疗规范化”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并向社会发布了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国家标准,就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手术具体的术式、饮食指导及术后随防等内容,制定了统一的国内标准,用以规范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医疗行为。
据悉,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手术,在国外已经开展了30年,美国及欧洲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手术规范。我国开展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至今10年。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和一大批外科专家,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使得肥胖与代谢疾病外科领域成为目前国内最为活跃的普通外科专业实践领域之一;但从另一方面看,在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治疗领域,目前全国有60家医疗机构在开展该项手术,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也尝试开展该手术。由于缺乏统一国内规范,少数医疗机构不能严格按照手术指征,导致临床疗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增高!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治疗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专门组织这次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治疗高峰论坛,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向社会发布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国家标准。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可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刘金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存川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郑成竹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朱晒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张能维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程中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梁辉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姚琪远教授等专家及湘雅三医院院长陈方平、党委副书记吴希林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陈方平院长简单介绍了湘雅三医院的医疗特色,特别是在临床新技术的开展情况。他说,湘雅三医院建院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一直以来,医院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赶超”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移植医学和微创医学两大医疗技术品牌。医院在国内较早开展减重及糖尿病治疗的外科微创手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造福了众多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
据介绍,2008年10月30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晒红副院长与内分泌科莫朝晖主任、谢艳红副主任合作,联合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腹部外科主任Ibrahim教授,为36岁的唐先生成功施行了中南地区首台治疗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下改良Roux-en-Y胃肠旁路术。截止今年3月,湘雅三医院累计完成该类手术103例,手术治愈率达50%以上,有效率达100%,其技术水平及治疗效果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所有完成病例均纳入术后随访研究,以期评估远期疗效。
朱晒红副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2010年9月,湘雅三医院整合普通外科、内分泌科、放射介入科的技术优势,组建了中南地区第一家糖尿病与肥胖症治疗中心,该中心朱晒红教授为世界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协会会员、美国代谢与肥胖外科治疗协会会员。中心在卫生部课题资助下,成立了专门的临床科研组,经过不懈的课题攻关、临床实验,在经过理论研究和100余例外科手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人群的手术规范。该规范成为了制定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说明湘雅三医院不仅在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临床技术方面走在国内前列,而且在临床规范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
同时,医院强化该领域的国际合作,聘请了美国著名外科专家Ibrahim教授为客座教授,并与其所在的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长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177公斤重的 张峰(化名)和一位正常体重的女士比胳膊大小
正在湘雅三医院接受治疗的张峰(化名),23岁,体重高达177公斤,走1公里路就会累得气喘吁吁。为了减肥,他尝试过吃药、健身以及参加相关电视节目,但每次刚减下来一些就会反弹,且“越弹越重”。下周,他将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外科手术治疗,体重有望在一年内下降50多公斤。
相关链接:肥胖症及糖尿病相关知识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糖尿病总发病人数已经超过9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1.48亿,居世界首位;全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率超过33%,肥胖率已达5.1%,我国肥胖人群已经超过7000万。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的共同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长期的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或病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病因学分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约95%左右。其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总热量、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以及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等。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个重要环节: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缺陷,换言之,即存在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的缺陷。传统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运动、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水平,但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其慢性并发症常出现并随病程的延长而进一步加重。
目前外科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症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方法,已成为糖尿病学和外科学界的共识,在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前提下,将逐步在全国推广普及。
编辑:蒋凯
[上一篇]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军来院调研住培项目...
[下一篇] 十年“爱心病房”满载希望,首期“爱心门诊...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9378 总访问人数:39993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