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常务理事会和医学信息研究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湘雅三医院召开。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湘雅医学院院长陶立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兼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副理事长罗爱静、湘雅三医院院长陈方平、副院长袁洪,中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昌友、王敏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首先,陈方平院长介绍了湘雅三医院基本情况,并对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等各个高校的委员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理事长郭继军教授肯定了中南大学在医学信息学科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包括建立了国家级医学文献检索精品课程,主参编了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10余部,主持了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6项,建立了全国首家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陶立坚副书记从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南大学及附属三所医院的基本情况,提出目前我国电子病历方面存在病案多但结构化低的缺陷,构建医疗大数据库,建设移动医疗是信息社会时代医院和医疗创新所处的重要拐点。李昌友副处长指出医学信息学是顺应时代发展而成的新型交叉学科,学校非常重视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张尧学校长今年就提出每年拿出2000万给湘雅做移动医疗大数据项目,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医学信息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爱静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方案,明确了实验室近期发展目标和中长远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验室运行管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和措施。
接着,来自各个高校的专家教授针对医学信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医学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和建设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表示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积累了诸多成果包括专利、教材、课题、论文等,成果显著,尤其对实验室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创医疗大数据研究,走在全国前列,感到尤为震惊。专家们还认为实验室对医学信息概念的定位很先进,包括了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和医学信息工程研究三个方面,发展、延伸了医学信息的内涵,拓展了传统医学信息学的范畴,在国内该领域属于开创性研究。同时委员们就进一步突出实验室研究特色提出了具体指导性的意见,希望硬件方面进一步加强,租赁或申购1-2台高性能计算机用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和存储,在人才建设方面加强计算机人才和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对外合作方面发挥新兴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创新共享平台。
在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重要转折、大数据理念与传统抽样科研理念交替并存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疗大数据项目启动建设之际,医学信息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医学信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上一篇] 我院5名专家入选第二届“湘雅名医”...
[下一篇] 【名医这一年】薛敏教授的一天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4663 总访问人数:3998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