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学校长在湘雅三医院“新湘雅讲堂”上的讲话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7/23 作者:党委宣传办
尊敬的各位大夫、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其实关于医疗口,我是外行,也讲了很多了,已经讲不出新东西来了,但是,湘雅医院讲了,湘雅二医院也讲了,湘雅三医院不讲不好。我也很为难,三个医院不能讲一样的话。我今天还是想讲点不一样的,想把主题突出一下,就是我们要苦干十年,争取湘雅在全国进前三,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去突破。我第一次讲这个话,同意的人可能占1%,因为大家信心不足。现在可能同意的人在增加,不同意的在减少。为什么不同意的人多呢?因为按湘雅目前的排位,一般是20多位,而且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要突破和提高这么多位,很不容易。但是今年有个好消息,听说有个排名榜把湘雅排到了第10位。当然,排名榜的指标有可能不太一样。不过,去年、今年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果。就从年收入来说,过30亿的部管医院共四个,我们占了两个。另外,从基础研究和学生竞赛来说,全国医学生的技能竞赛湘雅连续两年拿了两个特等奖,我们总是讲湘雅有辉煌的历史,当然,辉煌是真的,张孝骞、汤飞凡都是上了邮票的,的确很了不起。但是有一段历史,我们讲,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联考,我们拿过三次第一。大家总说,那段时间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多么强!但是,现在的医学生技能大赛,我们已经拿了两个特等奖了,明年如果能再拿一个,就是三连冠了。以前的是部分院校参加的笔试,这次是全国所有医学院校参加的技能大赛,应该比以前的三次第一更有意义。从基础研究来说,我们三院今年也拿了一个973项目,医口今年拿了两个973项目,这也是突破。我们的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也增加的非常快。总的来讲,这两年,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等各方面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说,苦干十年,争前三,还是有基础的。
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争前三”,我们之前可能对自己的目标没有定那么高,觉得在湖南第一、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就不错了。突然,学校对湘雅提这么高的要求,大家搞不清楚为什么。我给大家列了几条理由。
第一,现在正好是科技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医院发展和医疗创新处在一个新拐点,有两件事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大数据,可能很多人听过数据库、海量数据,但大数据听得少,大数据其实就是完整的数据。大数据的概念真正提出来是09、10年左右,但这个概念提出来,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甚至美国一家著名杂志的主编说,只要有大数据,今后的理论已经没用了。也有很多科学家和他辩论,说数学、物理的基本理论还是要用的,量子科学理论还是要的。他的话有些偏激,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数据的影响。例如,在医学领域,大数据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革命性的变化。比如2010年,H1N1在美国的爆发,在快要流行、快要发生的时候,美国疾控中心比互联网Google预报晚了几个礼拜。Google怎么做到的?它甚至能预报到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村,它就是根据多年来积累的感冒流行所发生的所有的数据,加以分析,发现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会发生H1N1的流行,所以它能提前这么多。大数据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应用,最近,大家都知道,4月15号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仅用一天,警方就把两个嫌疑人抓住了,靠的什么?就是靠的大数据。他们把在现场发现的东西,拿到互联网一分析,再结合已有的数据,很快就比对出来。两个嫌疑人本来要去纽约时代广场去引爆另外的6颗炸弹,如果不在一天内就抓住他们的话,他们又会引爆另外的炸弹。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土木学院的王璞教授,发明了一种通过手机信号来判断道路是否拥堵的技术,也是依靠移动公司的大数据完成的。
大数据有三个特点,第一数据完整;第二它是找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第三不要求精确度。大数据的出现,给医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另外一个机遇就是转化医学。十几年前,美国提出把制药、个性化治疗等结合在一起的转化医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产学研结合。转化医学从合成微生物开始,例如人工合成青蒿素、人工合成新的微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生命开始,研究控制治疗疾病的新药和新技术、新方法,这和传统的寻诊型医学有很大不同,他需要把病人和制药、个性化治疗等有机结合,既需要有大的微生物库,也需要临床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建立大数据。还有就是互联网,美国有一家在Ipad上面发布医药信息的公司,美国的大夫,大概三五年前,出了什么新药,他很快就能从Ipad等上面了解到这些新药能治什么病,有什么副作用,是否能替代原来的药。但是我们就很难,药物渠道要经过美国、香港,转了几个圈才到大陆,国内还要做人体试验,很多新信息可能要隔很长时间才知道。我们用的药还非常老,还处于比较保守、比较传统的状态。我们以前看大夫喜欢越老越好,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可能都不知道现在有什么新药,他们开的都是老药,早就过时了。我们的新技术跟不上了。科技的新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很快获得第一手信息。同时,大数据技术以及转化医学的出现,又为我们医院发展和飞跃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
第二,国家经济发展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和老百姓都有钱了,投入也多了。另一个经济的发展带来环境的变化,以及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例如PM2.5、重金属污染、三聚氰胺,等等。这又造成了许多新的疑难杂症产生,例如Sars、H7N9呀,等等。我们要研究对应的方法、解决的办法。临床是医学研究、教育和医疗的龙头与核心,所有的医学活动最终都体现在临床。湘雅是一个整体,有研究、有教学、有医院。我们要加强临床研究,加强对疑难杂症的研究,加强临床和科研、教学的结合,上水平。这是有条件的。在湘雅,我好几次到三个医院来看病,都看到门诊大厅人满为患,感觉到需求太大了。所以,我们提高水平,争前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国家正在开展医改,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正在放开。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国外的医疗集团也会进入我国。比如深圳,听说深圳计划花100个亿建一所现代化医院,委托香港大学医学院管理。如果说国外医疗集团进来托管中国医疗机构,其国际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将对我们形成巨大挑战。我们不提前做好应对,做好准备,等到国际一流管理团队进入中国,我们会面临巨大压力。所以,一定要提倡有“争一流,上水平”的意识。
第四,高校合并。很多医科院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合并以后,综合院校和医科院校的融合,有的很好,有的相对落后。我们是属于融合得慢一点的,如果还不努力,人家做得好的就会走到更前面去,发展得比我们更快。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在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这就是我讲的几条为什么我们准备花十年时间,卧薪尝胆十年,争前三的理由,不争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没饭吃,人民的疾病也得不到好的救治。
第二,谈谈我们的有利条件。
争前三的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湘雅品牌。前天,阳光集团要来给我们拍30集纪录片《百年湘雅》。虽然叫百年湘雅,但实际上不是百年湘雅,而是百年湘雅教育,湘雅的品牌是超过100年的,叫百年湘雅会给人家造成误解。湘雅实际上是1906年成立的,我们经历了三个朝代,即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算得上文物了。真正完整的医学教育、医疗和医学研究集于一体,百年以上未中断的,中国应该独此一家。即使是协和,也比我们晚了12年。
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有一支很好的队伍。湘雅的大夫历来就是最注重病人和把救治病人放在第一位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汤飞凡为了治疗沙眼,冒着双目失明的风险,把沙眼衣原体植入自己双眼,进行研究。现在三个医院都有许许多多的好医生。仅以三院为例,这几年三院发展非常快,和同期卫生部批的医院比,三院算最好的之一。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支好队伍。例如,妇产科的薛敏,腰摔断了,还坚持爬到手术台上靠人架着做了四个小时手术,救下了生命垂危的孕妇。器官移植中心的明英姿,不到四十岁,已经做了近800例器官移植手术,三院一共做了1600例,她占了一半,这很不容易。全国女大夫里面,做器官移植就她这么一把刀。还有王维,搞了个《长沙宣言》,把猪的胰岛素移到人的身上。他是搞放射的,没想到糖尿病的研究也搞得非常不错。还有许多许多的例子,我就简单举这几个。
第三个就是湘雅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湘雅人敢于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比如我们的大数据,今年就要启动以临床为主导的湘雅大数据项目,中国移动给我们投入了2000万,教育部成立了数字医疗重点实验室,学校也打算每年拿出2000万来支持各医院科室做大数据。而且,学校还将安排100名软件研究生,每个科、每个项目配一个研究生帮助制作医疗数据库。从病人看病之前到看病之后,从文本数据到音像、声像、影像数据,从一般病人到个性化病人,全程数据都收集录入。协和为什么强,有一个很重要特点——病历,从建院第一个病人到现在,每一个病人的病历都在。但是,它的病历现在是纸的,要花很长时间查找,我们要把数据做成活的、做成大数据,全部放在计算机里,供大家共享和研究。
再一个是转化医学,湘雅是最早搞转化医学的医学院校。十几年前,在湘雅医院就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所,学校去年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院,我们有十几个世界顶尖医学、药学专家进了这个研究院。他们都在进行最前沿的研究。
第五个条件就是国际合作。湘雅本来就是美国与中国合作的结晶,我们现在也有许多湘雅人在美国。我们要利用国际合作渠道,加速我们的发展。
虽然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许多阻碍我们发展的问题。
一是外部问题;
首先是管理体制,我们的体制内医院,许多东西都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板之间。比如收费,我们的特级护理,一天才十几块钱,专家教授挂号看病才8块钱,而且多少年不涨价。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力成本和工资是需要不断上涨的,因为物价涨幅太高太快。收费不涨而工资上涨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医生要多看患者和服务质量下降。
第二,医患矛盾增加。尽管我们采取大量措施,还是给我们医院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有些医闹,故意借医患矛盾闹事,最近有部电视剧叫《心术》,里面就讲医闹的,大家都看了吧?
二是内部问题;
第一是医院对发展目标和定位不明确。当然三院只有20多年,还面临着床位较少,空间、设备不足的情况,还有很多需要扩张的地方。但我们的湘雅医院和湘雅二院,床位已接近4000张,仍然还有大规模扩张的冲动,且不是在本院扩张,而是通过连锁、托管等联营手段来收购和管理别的医院,这种扩张有好处吗?有,能多收点钱。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有很多。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你所承受的责任越来越大,如果是你管理的医院出问题,人家也会找你,你是大树。同时,管理扩张,势必带来管理队伍的稀释、管理水平的稀释和医疗水平的稀释。究竟是走外延式扩张联营道路,还是走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家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我们认为,医院的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不要再走外延式扩张道路,要走以提高质量、水平、服务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第二是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没有理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科室设置,一贯以来的大科设置,在某种意义上讲,大科设置对很多医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有阻碍的。如何发挥主任教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团队积极性?是搞大科制还是主任教授负责制?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
内部机制问题还有职称评定问题。学校准备把职称评聘权交给医院,我们不提倡搞临床的大夫和护士写与临床和自己专业无关的论文,护士为评职称写论文没有必要,护士主要看爱心、责任感和技巧,大夫写论文一定要与临床结合。我们希望把评聘权交给医院,但也不希望医院开后门。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机制,被聘的人要让大家投票,结果要公示。
再就是医院对病人的服务要好,看病的流程要规范。湖南一直有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精神,但在医院敢为人先过了头就不好了。看病过程一定要规范,抢救过程也要规范,就连工厂生产过程,也是把规范流程贴在墙上,清清楚楚的。
我们医院很少把规范贴在墙上,大多是放在脑子里。这就形成了许多出错的机会,我们不是没出过错,而且还不少,但我们没有改。目前,我们医护人员的整体责任感在下降,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强调责任和规范。我们要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效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我们有个目标,医院科主任年薪至少应该要在80万左右,骨干医生也要达到三四十万,这是办得到的。按我说就是要少盖楼,多发工资,把工资水平提上来,让大家觉得在这个地方干活,靠知识拿到的钱是很体面的,他很尊重这份工作。再就是要让医护人员多参与管理,让他们感觉到是医院的主人。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第一是目标要清楚,要有长期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水平、有特色的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不是说所有学科水平都很高,但要有几个学科在全国叫的响。湘雅三医院现在也很有特色,比如器官移植学科。二是要有服务。服务好就是在病人中有口碑,在社会上有影响。三是职工要有幸福感。幸福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一方面收入要随着医院发展不断提高,要有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要让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建设和谐医院。四是要建设一个美丽的医院。美丽医院,一是就医环境和生活环境要美,环境破破烂烂,看起来不舒服,工作也不舒服;二是人要美,医生要美,护士也要美。医生要有医生样子,护士要有护士的样子,全院职工精神风貌好。
第二是狠抓管理。管理很重要。管理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目标。我们要把医院的共性与湘雅三医院个性结合起来,实行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要讲规范、讲程序、讲医疗规律、讲执行力,奖罚要分明,出了问题要有处理的规则。医院要逐渐从大科主任制到小科主任制,到向主任教授负责制过渡,主任教授显然是要跟护士长跟护士配套形成自己的团队,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团队的改革等等。
第三是抓好队伍建设。人才是核心。引进人才解决急需问题,培养人才解决长期问题。内部要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学校也在不断想办法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比如说派遣八年制医学生去美国学习,湘雅三医院是带头送的,今年全校准备送52名八年制学生到美国学习两年以上,占八年制学生的50%。这项工作我们要坚持10年以上。这些学生我们送出去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就是培养。三年内我们要评选百名“湘雅名医”。对于送出的人才,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强求全部回医院服务,有三分之一回来就可以了,三分之二留在国外或去其他的医院都行。等待他们事业有成时,他们会通过不同途径感恩医院、帮助医院。
第四是要团结。凝聚人心是保障。全医口的教职工、医护人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要围绕医院发展出主意、想办法。要做到凝聚人心,就要求我们重大事件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要让职工参与医院民主管理。管理要讲规范、讲程序、讲规律,也要讲情义。
第五是要抓好科研。科学研究战略是关键。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差异化发展、特色化赶超之路。现在,三院有很多特色,比如器官移植、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等等。如果把医院的特色与大数据和转化医学结合起来,将促进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现在有一种说法,数据是核心竞争力,时间越长作用越大。
第六是抓服务。优质服务是基础。医院一定要把服务做好。
做到了这些,我相信经过8—10年努力,卧薪尝胆,湘雅进入全国前三是大有希望的。学校对医疗口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湘雅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