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2025年度第1期新湘雅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科研部 作者:曾金容 胡舜通 摄影:杨龙 时间:2025-01-09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1月8日下午,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科研部、学科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及神经内科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1期“新湘雅创新论坛”在外科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特邀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国立理工大学的Ilya Bezprozvanny教授与Meewhi Kim教授前来讲学,医院副院长曹科主持。

湘雅三医院江泓院长、湘雅基础医学院熊炜院长、邹义洲教授等出席会议。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江泓在致辞中回溯了湘雅医学110年办学的辉煌成就,介绍了“新湘雅”的发展历程和与百年湘雅之间的紧密联系。江泓提到,医院于1989年破土奠基,经过35年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拥有移植医学、微创医学、健康管理三大医疗技术品牌,脑科学、异种移植、脓毒症、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究与运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指出,2025年的首场学术交流以神经病学领域罕见病为主题,为医院新成立的罕见病中心注入澎湃动力,同时,以罕见病研究为切入点,也将推动医院临床科研实现“点-线-面”的全面突破。

随后,神经内科主任张如旭主持学术交流环节,她详细介绍了两位讲座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突出成果,引领大家与外籍教授展开深度互动。她在现场问答环节针对细节问题深入探讨,也让参会者对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了更为透彻的认知。

Ilya Bezprozvanny 教授作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国立理工大学神经变性分子实验室主任,以“Targeting ER signaling as an approach to treat neurodegeneration”为题带来了精彩报告。他阐述了通过靶向 Sigma1受体增强神经元韧性、抑制RyanR2挽救神经元自噬、激活SERCA泵稳定神经元钙信号等途径,探索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非淀粉样蛋白依赖靶点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Meewhi Kim研究员则围绕“Biophysic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neurodegenerative proteins”分享研究成果。从结构学角度,她深入剖析了可溶性Aβ在内体腔内对突触和神经元功能的关键作用,对比Aβ40与Aβ42的差异,论证了抑制Aβ42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淀粉样蛋白的可行性。

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陈召在“Hereditary Ataxia: From Basic Research Towards Clinical Research”讲座中,全面展示了江泓团队的系列成果。该团队从临床实际出发,构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细胞与动物模型,深入开展机制研究,并回归临床建设大队列,为科研服务临床提供了典范,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诊治带来了新希望。

本次论坛为2025年湘雅三医院的创新研究鸣响开篇之锣。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拓宽科研视野,有力推动今后临床科研工作迈向新高度。湘雅三医院将持续锚定国际前沿,秉持“12345”整体发展思路,整合资源、突破瓶颈,续写为民健康事业的崭新篇章。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806 总访问人数:395219113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