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科成功抢救一例肺大出血钩体病患儿,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
7月1日17:05从衡阳转来一位13岁患儿,因畏寒发热咳嗽4天,咯血3小时入院,当地疑诊为粟粒性肺结核。患儿在转诊的途中开始出现咯血,入院不到半小时,已经咯血三、四次,每次咯血量约50~100毫升l,伴有明显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急查动脉血气示氧分压仅26mmHg。
阅外院CT片提示弥漫性肺出血。小儿重症监护病房陈淳媛教授立刻组织抢救小组,伍志翔主治医师、李颖主治医师、熊梦龙总住院、何利副护士长、张英、谢也也等护士10余人参与抢救。抢救过程中见大量鲜血从患儿口鼻涌出,气管插管极其困难,在麻醉科总住院的协助下,经可视喉镜顺利插管。患儿在常规的镇静镇痛下极度烦躁,大量鲜血从气管导管中不断涌出,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连接都十分困难,患儿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抢救小组果断改用丙泊酚镇静,患儿停止躁动。同时给与止血、扩容、升压以及高压力参数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过抢救小组的共同努力,入院后3小时左右,患儿气管导管内大量涌血才停止,暂时算是把患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血红蛋白从当日上午的114g/L降至60g/L,并伴有血小板减少,肝功能转氨酶、肌酶明显增高,PCT和CRP明显增高,需用大量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病情仍然十分危重。
此患儿系在一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寄宿的初中生,否认近期外出校园,平时身体好,同学中无类似病史者,患儿弥漫性肺出血的病因是个谜。抢救小组立即组织讨论,认为患儿病史短,病情凶险,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尽管近年来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发病率很低,但近期南方遭遇洪水数日,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患儿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检验指标均不典型,仍不能排除钩体病可能,积极请感染科会诊,并作为疑似病例进行网报,通知疾控中心及时采样。经过几天治疗,患儿发热控制,出血停止,病情逐渐好转,但仍不能脱离呼吸机。
7月5日陈淳媛教授又组织了全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教授们出谋划策,寻找病因。7月6日疾控中心结果回报: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为黄疸出血群赖型。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多发生在7~10月,一般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而感染。临床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四种。一旦出现肺大出血,病死率极高,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7月7日针对该患儿职业防护、危重病人精细化护理,护理部又开展了多学科的护理会诊。
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护士的精心护理,患儿于7月7日顺利撤机,在鼻导管吸氧下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好转,7月9日转至普通病房。
备注:图片引用已征求家属同意
[上一篇] 生命的奇迹---我院多科合作圆670g超低出生体...
[下一篇] 脊柱专家再施妙手成功治愈一例脊柱复杂畸形...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6345 总访问人数:39998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