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消化内科国内首次将粪菌移植用于肾移植肠道菌群失调取得成效

党总支: 科室:青科协 作者:牛英 江静 时间:2016/8/5 14:24:18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8月2日晚上7:00,外科楼19楼会议室,在我院青科协的组织下,我院消化内科王芬教授应移植科明英姿教授邀请,举行了一场题为《粪菌移植在器官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应用分享》的精彩报告。来自移植外科、小儿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50余位青年医师现场感受了王教授带来的肠道微生态风暴,领略了粪菌移植这一新奇又陌生的治疗技术令人心动的魅力。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粪菌移植(FMT)是近年来世界胃肠病学领域新兴的治疗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健康人粪便中获得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肠道新的菌群,用于治疗肠内外疾病的过程。2013年分别入选《时代》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及克利夫兰十大医学突破。FMT最初的临床适应症仅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伪膜性肠炎)。但近两年FMT的临床应用指证已经扩大至炎性肠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前景。


王教授在中国整合肠病学学术会议上交流

在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沈守荣教授和王晓艳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自2015年11月开始,王芬教授即与移植科明英姿教授团队密切合作,在国内首次将FMT应用于肾移植术后肠道菌群紊乱顽固性腹泻的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应邀在由南京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联合举办的“2016年第三届中国整合肠病学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演讲,受到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好评。 

肾移植术后患者由于急性排异反应,全身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受损,以及必须长期服用大剂量抗排异药物等因素,约29%的患者术后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出现顽固性腹泻,给患者心理生理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共生的状态,宿主对肠道菌群不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因此粪菌移植这项技术为肾移植术后顽固腹泻的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审:彭程    二审:    
分享到: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956 总访问人数:400097811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