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到儿科重症监护室,再到普通病房,湘雅三医院帮扶专家开展半个月的多学科合作救治,13岁的少年终于创造“奇迹”。
2024年4月28日凌晨,一场车祸导致一名13岁男孩严重闭合性腹部外伤及多处骨折,引起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注。命悬一线,患儿由外县医院立即转诊到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州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会诊。小儿普外科在积极抗休克同时立即予以剖腹探查,术中探查可见脾脏破裂、肝挫裂、肠管缺血坏死及肠系膜破裂、胰腺挫伤及右肾挫伤。紧急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急诊实施脾切除+肠破裂修补+肠系膜破裂修补手术,术后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
虽然闯过了手术关,但患儿依然存在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严重的创伤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急性胃肠道损伤及创伤性凝血病。关关难过,关关过!湘西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术后第一天,院长黄纯海委托副院长范自力组织湘雅三医院帮扶专家进行大会诊,帮扶专家卜平元、余灿、陈艺伟、姚鲲、张一川、罗佩佩参与会诊。会诊中范自力提出应快速成立救治小组,并指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救治小组应发挥医护紧密协同的精神,动态观察病情,尽力为患儿取得一线生机。卜平元强调,患儿在卧床期间应加强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苏醒后鼓励患儿表达情感并接受专业指导,有利于快速康复。
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何万军表示,这次会诊为患儿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帮扶专家余灿对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评估给予及时的建议,通过床旁超声开展心肺评估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恰逢五一长假,余灿毅然放弃回家探亲的机会,节日期间多次前往儿科重症病房,与何万军对患儿进行病情探讨及评估,同时给予合理的治疗建议。
重症病人转危为安离不开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在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万桦带领的护理团队一周的高强度监护及器官支持下,患儿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期间患儿出现了肠缺血坏死表现,进行了第二次的肠坏死切除及肠造瘘手术。经过重症监护团队的不懈努力,5月15日患儿成功转入普通病房。当日下午,范自力、卜平元、州医院护理部主任彭涛纷纷到普外五科看望患儿,孩子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连对专家们表示感谢。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成立不到6年,此次湘雅三医院专家团队及MDT多学科协作对于州医院小儿重症救治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湘雅三医院帮扶医疗队会继续为推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专科诊疗水平及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而不懈努力,为湘西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胃肠外I科成功开展全院首台mERAT术治疗急性...
[下一篇] 湘雅三医院助力湘西州人民医院开展全州首例...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8302 总访问人数:39683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