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清楚看见世界,不用再躲着别人的目光了!” 近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病房,22岁的马富奇综合征患者小琳(化名)拆下眼部敷料后,望着镜中清晰的轮廓,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前,她因全身多处血管瘤畸形,尤其是面部紧贴眼球的病灶不断增大,不仅视力持续下降,更深陷容貌焦虑,历经多地求医被拒后,终在周建大教授团队的救治下重获新生。
马富奇综合征作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以多发性内生软骨瘤与血管畸形为核心特征,全球发病率极低。小琳自幼年起便被确诊该病,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血管瘤逐渐蔓延至眼睑内侧,紧贴眼球生长,形成直径约4厘米的紫红色肿块。“肿瘤压迫导致散光加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洗脸都不敢用力。” 小琳的母亲回忆,近一年来,病灶快速增大,已出现破溃出血迹象,多家医院因手术风险过高婉拒接诊。
“患者的手术难点在于病灶与眼球、泪腺及眼周神经血管紧密粘连,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失明、眼睑闭合不全等不可逆损伤。” 湘雅名医、烧伤整形外科周建大教授介绍。他带领团队针对该病例展开多学科会诊,结合影像学检查精准定位肿瘤边界,参考马富奇综合征相关诊疗规范,制定了 “显微切除+组织瓣修复” 的个性化方案。
手术中,周建大教授、王少华副主任医师、刘岱松主治医师,以头发丝粗细的精度分离病灶与眼球周围组织,历时3小时完整切除肿瘤,随后采用局部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创面 。
术后一周复查显示,小琳视力恢复至术前最佳水平,面部创面愈合良好,瘢痕隐蔽。“不仅保住了眼睛的全部功能,还最大限度保留了面部外观。” 主管医师介绍,后续将通过激光治疗进一步优化皮肤外观,降低复发风险。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医疗技术‘抛弃’” 。周建大教授团队深耕体表软组织修复领域多年,已成功救治数十例复杂罕见病病例。此次手术的成功,为马富奇综合征合并眼周血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宝贵临床经验,也彰显了湘雅三医院在罕见病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
[上一篇] 胃肠外科一病区救治一例胃底巨大间质瘤合并...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0990 总访问人数:45206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