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志辉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湖南省首例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指导下的房颤消融手术。该技术通过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CARTO 3)与脉冲电场消融(PFA)的深度整合,实现了房颤治疗的精准定位与安全消融,标志着医院房颤治疗正式迈入“三维可视化脉冲消融”时代。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表现为心率快且不规则,心房有效收缩减少,我国患病人数已超2000万。其导致血栓栓塞事件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
本例患者为54岁女性,多年受心房颤动困扰,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就诊。面对这样一位患者,张志辉教授团队对病例资料、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获益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综合考虑后,一致决定使用最新上市的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为该患者进行治疗。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在麻醉科尹欣林副主任医师和护理团队的通力配合下,张志辉教授和罗文治主治医生顺利开展手术,在CARTO系统的支持下,ICE(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实现房间隔精准穿刺,Pentaray(星形磁电双定位标测导管)完成精细建模和高精密度标测,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进行消融,术中即刻显示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效果理想。术中数据显示,单台手术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肺静脉隔离时间仅需5分钟/支,术中射线量降低至传统消融方式的20%以下,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手术体验感良好。
张志辉教授表示,当前针对房颤患者的治疗以节律控制为优,大量比较节律控制策略的研究证明,导管消融在控制节律、改善心功能及预防脑卒中等多方面具有优势。近几年,除了主流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之外,以脉冲消融(PFA)为代表的新型消融能量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即利用短时程高电压产生的多个脉冲波同时进行能量释放,可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的微小孔,从而导致肺静脉前庭(病灶处)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可与CARTO系统无缝集成,全程三维可视,能够还原左房解剖,追踪消融损伤路径,帮助术者以更安心、高效的方式开展手术。临床数据显示,VARIPULSE在欧洲inspIRE试验中,通过对186名患者的临床研究,实现随访12个月0%主要不良事件,接受优化PFA治疗方案的患者12个月的临床成功率达90%。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专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志辉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心律失常及心衰的防治及研究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获得了中国房颤中心及心衰中心全国示范中心的称号,并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心衰中心省级联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房颤中心作为全国首批及湖南省仅有的两家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之一,团队首创房颤射频消融“HOT-AF术式”,采用和推广国际领先的“绿色精准电生理技术”,利用三维标测技术、基质标测技术等多种最新技术和方法为广大房颤患者实施个性化射频消融治疗,可使复杂的持续性房颤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该项技术目前已超越国内先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左心耳封堵术及房颤一站式手术量均独占全省鳌头,这也充分表明了业界和患者对于湘雅三医院心律失常诊疗能力和水平的肯定。
[上一篇] 新湘雅脊柱外科邓幼文、李劲松团队成功救治...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2440 总访问人数:43427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