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者因为疾病带来的震颤、肢体僵硬、运动障碍等问题,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只能卧床或者依赖轮椅活动。
为了宣传帕金森疾病知识,普及帕金森疾病的日常管理及最新的DBS治疗方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外科联合景昱医疗近日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帕金森病友会。
神经内科雷立芳教授担任病友会的主席,她向“帕友”们介绍:药物治疗在目前依然是治疗帕金森的最重要的措施,口服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肌肉僵硬颤抖等问题,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加重,医生和患者将会共同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药物控制症状的有效时间减少,并且出现药物相关的异动等副反应。所以当药物治疗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原本对多巴胺等药物治疗敏感,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出现异动等不良反应的患者,采取DBS(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口服药药量及服药频率,从而在控制症状的同时,避免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熊洧医生给在场的患者及家属介绍了帕金森疾病的概念发病原因、疾病分期、药物治疗中控制症状同避免出现异动等症状之间的药物滴定概念等知识。她提出帕金森病治疗的原则应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为原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全控制。另外她还为参加会议的帕友介绍了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日常保健方法。
神经外科刘浩教授在会上为广大患友们详细介绍了DBS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安全并行之有效的帕金森外科治疗方案。脑起搏器 (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其英文是Deep Brain Stimulation,故缩写为DBS。该技术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某一个特殊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可抑制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如可以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癫痫、扭转痉挛等疾患。脑起搏器(脑深部刺激,DBS)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逆,可通过术后调整达到最佳症状控制,最少副反应。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基本取代了毁损术。DBS手术治疗的可逆性也保证了在未来当有更佳的治疗方式出现时,患者可以获得新的治疗手段的治疗。
神经外科杨靓医生详细介绍了帕金森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案,包括目前DBS手术在国内外开展的情况,哪些患者适合采用DBS手术治疗,DBS手术治疗的流程等。他提出,当患者接受DBS手术治疗之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及患者身体情况的变化,医生应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刺激器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传统的程控方式是患者来到医院找到医生进行面对面的程控,但是这样的方式给患者增加了来往医院及在医院等候医生的时间,并且舟车劳顿往返于医院和家也给本来就行动受制的患者增加了很多麻烦,景昱医疗研发的无线远程随访系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患者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最佳的治疗。
专家们指出,帕金森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及相关疾病管理知识的缺乏,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患者及家庭能够在生活方面获得改善。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24小时电话预约挂号平台成功上线...
[下一篇] 我院节能工作协调会顺利召开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5336 总访问人数:39913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