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化内科在省内率先开展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H-EUS)靶向细针活检(FNA)新技术诊断胰腺良恶性疾病,大大提高胰腺疾病活检的精准度。
近年来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胰腺癌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发现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时机,手术切除率仅10%-20%,5年生存率 <4%,被称为“癌中之王”,因此准确鉴别胰腺病灶的良恶性,早期确诊胰腺癌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但目前传统超声内镜很难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EUS引导下FNA因受组织取材量及肿瘤取材部位的影响,其诊断敏感性有限。近期我院消化内科在省内率先开展CH-EUS靶向FNA新技术,该技术通过谐波造影功能清晰显示胰腺病灶中的乏血供区域,指导穿刺针靶向精确活检乏血供区域,大大提高对胰腺癌的确诊率。
患者为一老年男性,因上腹痛2月在外院行CT检查,提示胰头部直径约1.5cm囊实性肿块,患者Ca19-9明显增高,有长期吸烟的高危因素,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结果需要高度考虑胰腺恶性肿瘤,为了尽快明确胰腺肿块的诊断,王晓艳主任、田力主治医师及超声内镜团队采用CH-EUS技术清晰显示胰腺囊实性肿块的乏血供区域,并应用FNA技术靶向活检乏血供区,取出满意组织条用于精确诊断。同时弹性成像分析支持恶性肿瘤的诊断。FNA病理诊断为胰腺癌,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超声内镜作为消化内镜领域的“第三只眼”,在胆胰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消化内科作为“湖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超声内镜学组”的组长单位,在王晓艳主任的带领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如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胰管引流术、胰腺癌放射性粒子碘125植入术等一系列高难度的超声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多项内镜视频被美国DDW收录,其超声内镜诊治量、技术难度、人才配备等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地位。此次超声内镜新技术CH-EUS联合FNA的开展,为胰腺疾病患者早期诊断带来福音。
相关链接:
超声内镜谐波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微泡态造影剂,在较高机械指数灰阶图像下,利用装在内镜前端的选择性谐波检测元件,间歇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后血管内造影剂的信号改变,以此判断病灶的血供情况及良恶性。它显示造影剂在微血管中的非线性信号,而非增强的多普勒信号,观察更加精细,可以更安全、简便、准确地显示胰腺病变的血供情况,在胰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是将弹性成像与超声内镜相融合的新型超声内镜诊断技术,可在超声内镜探查的同时,使探头对目标部位形成压迫,对采集图像内感兴趣区域进行多种声学参数的测定,推算出其应变分布及弹性系数分布成像,并以相应的颜色显示,使组织弹性系数(软硬度)得以量化和可视化,在明确病变性质和鉴别病变良恶性方面提供了有效补充。
[上一篇] 我院节能工作协调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 中国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内瘘病例在湘完...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6024 总访问人数:39922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