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杨柳依依,樱花初放,春意盎然。春姑娘终于给这座孤寂的城市增添了几抹色彩,显得格外的清晰和动人。我们来到武汉整整一个月了,接管的重病病房31名病人出院,绽放出抵抗新冠病毒胜利的曙光。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区病房,医疗队的100名护士分成了6个护理小组,我们第3护理小组由组长苏红辉护士长(我们都亲切的喊她“苏麻麻”)、副组长韩赛副护士长加上14名护士组成。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组员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的亲如家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到达武汉后,我们护理小组的6名组员担当排头兵。2月9日下午就进驻病房,准备收治重症患者。第一次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呼吸困难,视线迷茫,三层手套让操作异常不便。防护服一次要穿8个小时,时常会体力透支、缺氧,队友们就相互打气:“一定得坚持住,加油!”患者入院来的急,没有带秋衣秋裤、拖鞋,细心的“苏麻麻”带着我们把自己携带的衣物送给患者,解决他们生活所需。在病区,因无家属陪伴,患者的治疗和所有生活护理均由我们进行,他们把生命寄托于我们,我们唯有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组员们经常一起用微信探讨危重患者护理问题。病房收治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年龄最大的94岁的孙爷爷,“苏麻麻”和组员们根据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和阳性体征、生化指标、临床用药、影像学资料、患者精神状态、心理情绪方面等方面,制定了护理方案,与同济医院的护理人员开展了第一个个案护理管理及护理查房,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现场评价与反馈。
护理三组有很多可爱的兄弟姐们:无所不能的“苏麻麻”在工作中能给出专业指导,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还帮助队员解决生活和心理压力;话语不多的韩赛非常细心;感人的模范夫妻“田先生和田太太”;努力拼搏的90后夫妻的索冉冉和胡鹏;专业呼吸治疗师田鹏伟、朱嘉伟,以及王华峰和刘榕梓承担了危重病人呼吸机治疗工作,危重病人的抢救、气溶胶极易产生的气管插管、难度系数高的俯卧位通气、呼吸机的终端消毒、管路连接、报警处理、呼吸机参数设置,4位呼吸治疗师铿锵有力的步伐和强健的体魄永远成为病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还有红兰、张洁、黎娅、简珊、庞浪和龙琪和立业,他们“召之来,来之战”。
疫情面前,我们护理三组发扬团队精神,一直努力地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甘愿奉献,为武汉战疫贡献力量。
[上一篇] 【前线家书】致亲爱的爸爸、妈妈
[下一篇] 【武汉战疫】新湘雅整体护理模式下对新冠肺...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6928 总访问人数:40359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