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特色专题

特色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专题

爱的赞歌——记第三届医德标兵王晓艳

作者:tryine 时间:2013/2/20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转发 转发 字号:T| T

王晓艳,女,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消化专业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副主任,博士后,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内窥镜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近20年的行医生涯中,王晓艳教授一直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以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全力投入,扎根在临床一线。她温柔的话语总能安抚病人焦虑的情绪,她精湛的医术总能给患者信心和力量,在消化内科赢得了病人、学生、同事的一致好评,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医术精湛情系患者除苦痛
   每当面对着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时,王晓艳教授深感一名医生肩上的责任,深感呵护和挽救生命的神圣。她擅长炎性肠病、酸相关性疾病、消化道肿瘤和慢性肝病的诊治,每年收治住院患者500余例,成功救治急危重病例200余例,完成消化道内镜下治疗3000余例,谙熟门脉高压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镜下止血治疗、支架置放、内镜下粘膜切除及镜下胃造瘘等各种异物取出内镜技术。她协助科主任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胶囊内镜、超声内镜检查及γ-干扰素释放分析检测技术,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王晓艳教授博览医书,临床经验丰富,能够从蛛丝马迹中查找病因,千丝万缕中理清思路,无数次为疑难病例迅速做出正确诊断,及时给出治疗方案,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成功救治。记得有位“腹痛、腹泻、脓血便”的患者,其头部、四肢多处同时存在脓疱,最大直径有10cm大小,表面破溃,可见黄绿色粘稠液体渗出。患者疼痛明显,甚至不能平卧睡觉,在短短20余天里明显消瘦8公斤。家属带着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花掉了巨额的医疗费用,但病情仍未控制。抱着最后希望,家属向亲戚朋友筹钱前来我院看病。王晓艳教授详细地询问了患者的病史,结合之前的检查结果并得知患者经济状况后,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沉甸甸的期望和自己的责任。在治疗过程中,王晓艳教授考虑患者多个器官组织病变,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性大,于是对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清创换药,患者症状缓解,脓疱流脓减少,创面逐渐愈合,病情日趋稳定,2个月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当看到患者的笑容时,王晓艳教授如释重负。凭着精湛的医术,她获得患者的信任,至今该患者还与她保持紧密联系。
   王晓艳教授不仅对医术精益求精,更致力于推广先进医疗技术,她协助科主任成功申报了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将无痛消化道内镜技术推广到全国19个省、179个地市县卫生机构,我院的消化科成功申报为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在桑植县人民医院扶贫时,王晓艳教授发现当地百姓因畏惧而拒绝胃镜检查,常常发生延误诊治的情况,她帮助县医院开展了无痛胃镜检查,在当地深受患者欢迎,获得了张家界市科技进步奖。
  医者仁心潜心钻研出成效
   王晓艳教授在工作中总是为患者着想,热忱对待每一位病人,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耐心的解答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对远道来的患者,她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为患者节约费用。遇到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还会教患者多种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许多患者看完病后经常会说:“跟王教授聊几句天,就觉着病好多啦”!曾有一位来自农村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当地确诊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随时可能再次静脉破裂大出血,引发休克、肝昏迷。患者慕名到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在术前谈话时,患者了解到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术后有大出血风险,担心危及生命,想放弃套扎治疗。王晓艳教授得知此情况后,耐心而有策略地与患者再次进行了术前谈话,分析了套扎治疗的必要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清楚了这一治疗措施的利弊,经过权衡决定接受治疗。王晓艳教授给患者行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术中顺利,病情得到了控制。患者及家属十分感动,当场拿出红包感谢,被王教授拒绝。术后在王教授的细心呵护下,患者顺利出院,为表达谢意,患者及家属再次以重金表达感激之情,都被王教授婉言拒绝。
   从湘雅医学院博士毕业以后,王晓艳教授综合目前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她主持开展了结肠癌发病病因学的机制研究,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在转录、转录后及蛋白水平揭示了结肠癌抑瘤/易感基因的功能及机制,为结肠癌的分子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王晓艳教授在德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工作期间与国外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肿瘤研究平台。目前,先后主持并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王晓艳教授先后获得了中南大学“教学优秀质量奖”、“十佳青年”、“陈新民教师奖”,并协助科主任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获湖南省教学三等奖。她承担了7、8年制、5年制和研究生专业的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能密切结合临床、引入领域研究新进展是她确保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培养了一批严谨、勇于创新的优秀研究生和合格的医学生。她的学生总是饶有兴趣的问:“王老师,我们可以跟您搞消化专业吗?”她总是笑着说:“学生的评价比任何一项奖励都让人高兴,是对我教学的最高奖赏”。
   医德高尚立足岗位做贡献
   作为消化内科副主任,王晓艳教授积极协助科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关心科室发展,与全科同志投入卫生部“争先创优”活动中,大力提高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消化内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门诊量位居全院各科室前列,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100%,内镜下治疗水平和经济收入大幅提升,科室荣获了中南大学重点学科和湖南省芙蓉标兵岗称号,王晓艳教授获得医院第三届医德标兵称号。每当患者感谢王晓艳教授的时候,她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一名医生,你来找我看病,是对我们医院、对我的信任,你康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你满意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王晓艳教授视病人如亲友,昼夜守护,然而她却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家人,深感照顾父母太少,亏欠孩子太多。2009年,王晓艳教授远在山西70岁的老父亲因心血管疾病并发房颤下发了病危通知书,母亲着急的给她打来电话,要她速回家中。然而正值病房工作繁忙,危重病人多,面对亲情的呼唤,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服务患者。作为女儿,她何尝不想立刻飞到父母身边,给他们安慰、照顾,尽儿女的孝道;作为医生,她多希望能参与对父亲的治疗,为他老人家解除痛苦。当母亲知道她工作任务重,不能回家时,反而安慰她,要她安心工作。这就是王晓艳教授,她始终保持着人民医生的本色,固守着平凡与朴素,安然地回避浮躁的诱惑,坦然而乐观地接受生活的种种磨砺,以无私、无欲、无己的高风亮节,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努力书写着不平凡,用她的执着、热情、博爱诠释了人生的真谛。正如湖北85岁的患者叶某为表达感激之情,专门提笔写下《白衣颂》所描述的那样:

  晓谕医千万,
   艳阳湘雅天,
   仁心挥妙手,
   盛赞王如仙。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7246 总访问人数:399447638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